重庆文化IP焕活“空间美育” 让艺术与产业相融共生,艺术走进生活,空间美育焕发生机

admin4个月前花边新闻26

重庆通过“空间美育”项目,成功地将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推动了艺术生态的繁荣与活跃。以下是该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成效:

1. 文化IP的打造与推广:

重庆当代小幅作品收藏推广计划已经历七届,逐渐成为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IP。该计划搭建起艺术鉴赏、消费与收藏的平台,以“艺术 设计”赋能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了重庆艺术生态的繁荣与活跃。

2. 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项目致力于将艺术从特定地点解放出来,将艺术品融入生活办公的场n

3. 高校与社区的参与:

展览吸引了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80余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数以万计件艺术作品。此外,全国11所高校和32 N个社区参与了美育项目实践成果的展示。

4. 美育教育的发展:

重庆市美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致力于执行美育方针政策,培养全民美的意识,弘扬中华文化之美。重庆高新区通过“智慧 美育”项目,打造了多个美育场域,并与成渝地区72所高校直接对接,共孵国家级、市级美育项目。

5. 文化与产业的共生:

重庆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和艺术节,如江畔音乐会、中央公园文化节等,推动文化与产业的共生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涵养城市文化气息。

通过这些举措,重庆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围,还促进了艺术与产业的融合,推动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你有没有想过,艺术不仅仅是挂在画廊里的画作,它还能在生活中绽放光彩?在重庆,就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它让艺术与生活无缝对接,让艺术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这就是“空间美育”的魅力所在。

艺术走进生活,空间美育焕发生机

走进重庆寸滩国际新城的金山意库,你会被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吸引。2024重庆当代小幅作品收藏推广计划在这里启幕,吸引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等80余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数以万计件艺术作品投稿。这些作品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漆画、插画、数字艺术、综合材料、小型雕塑、潮流手办、艺术衍生品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与城市空间、创意园区、大众生活紧密相连。市民们可以在这里驻足欣赏,拍照定格,感受艺术的魅力。一位参展艺术家陈瑛说:“小而精”的小幅作品打通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理解桥梁,让艺术不再遥远。”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文化自信的根脉

在金山意库ADC艺术设计中心展厅,漆画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就读于建筑设计专业、园区某咖啡屋主理人吴一苇对漆画作品印象深刻,她认为传统漆画的工艺与现代元素的融合造就了独树一帜的视觉魅力,坚定了文化自信的根脉。

漆画根植于传统文化,而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更具时代性和观赏性。正如今年的年度主题“自适其适”所倡导的,项目致力于将艺术从特定地点解放出来,将艺术品融入生活办公的场景中,希望人们在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状态。

艺术赋能产业,共筑美好未来

历经七届的发展与沉淀,重庆当代小幅作品收藏推广计划已成为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IP,搭建起艺术鉴赏、消费与收藏的平台,以艺术设计赋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促进重庆艺术生态的繁荣与活跃。

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重庆公司副总经理、金山意库项目负责人黄冲表示,后续将通过艺术沙龙、主理人访谈计划等打造系列IP,引入更多共创合作伙伴,坚持运营前置,实现艺术赋能产业、艺术疗愈心灵的社会效能。

从乡村到城市,美育无处不在

在重庆,美育不仅仅局限于城市,还深入到乡村。重庆酉阳、璧山乡村振兴案例被写进初中教材,复原当地独有的拱桥,制造出一个考古现场,秸秆动物雕塑、迷宫寻宝等田间的艺术作品,让人们心生向往。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和师范文化背景下美育发展新思路和新路径,以推行“人人美育”为目标,打造以美润心、以美养德、以美培元、以美启智的育人体系,建立浸润式美育系统化、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

全民美育,让生活更美好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近期成立重庆市民艺术夜校和重庆老年艺术大学,面向全年龄段开设美育课堂,为热爱艺术的市民提供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学习新阵地。重庆市民艺术夜校和重庆老年艺术大学将通过延时、错时服务等方式,为广大公众提供个性化的艺术培训,努力满足老、中、青、幼各年龄段群体的文化需求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重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空间美育”为载体,让艺术与生活相融共生,让美育无处不在。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让生活因艺术而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粤西要道”阳信高速板塘岭隧道右洞主体全部完工,隧道巨兽,历时磨砺终成真

“粤西要道”阳信高速板塘岭隧道右洞主体全部完工,隧道巨兽,历时磨砺终成真

阳信高速板塘岭隧道右洞主体已全部完工。板塘岭隧道由中铁南方投资、中铁六局承建,位于广东省高州市大坡镇。右洞全长2278米,最大埋深91.5米,隧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花岗岩,Ⅳ、Ⅴ级围岩占比大,施工难度大...

加强百日咳防控 我国调整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百日咳,你了解多少?

加强百日咳防控 我国调整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百日咳,你了解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百日咳等传染病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国务院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具体调整如下:1. 调整后的接种时间点...

六旬台胞携妻女返福建闽清祖地 开办农场躬耕田野,躬耕田野

六旬台胞携妻女返福建闽清祖地 开办农场躬耕田野,躬耕田野

六旬台胞刘兴顺在退休后,携妻子和女儿回到祖籍地福建省闽清县白樟镇下炉村,寻根并安家落户。他在这里开办了羊顺生态农庄,致力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村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刘兴顺始终谨记父亲的遗训“学...

“尔滨”遇上亚冬会 带“热”各地冰雪游,冰雪大世界,点亮冬日哈尔滨

“尔滨”遇上亚冬会 带“热”各地冰雪游,冰雪大世界,点亮冬日哈尔滨

2025年1月22日,哈尔滨市迎来了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火种的采集仪式,标志着这一重大国际冰雪盛会的筹备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亚冬会将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举行,这是继2022年北京...

湖南冷水滩帮扶“小车间”托起就业“大民生”,家门口的藤椅编织工坊

湖南冷水滩帮扶“小车间”托起就业“大民生”,家门口的藤椅编织工坊

近年来,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小车间”项目,帮助当地居民实现就业增收。具体措施和成效如下:1. 就业帮扶车间和基地建设: 冷水滩区已累计认定35家就业帮扶车间,并建立...

报告:中国耕地布局从“南减北增”转为“南北双增”,中国耕地布局从“南减北增”转为“南北双增”

报告:中国耕地布局从“南减北增”转为“南北双增”,中国耕地布局从“南减北增”转为“南北双增”

根据最新的报告,中国的耕地布局已经从“南减北增”转变为“南北双增”。具体变化如下:1. 耕地面积总量增加:2023年末,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29亿亩,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时(2019年12月31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