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稿)浙江培育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 在田间地头“种行家”,培育乡村文化人才
浙江在培育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以下是相关举措的:
1. 启动“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计划”:
2024年6月,在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与腾讯公司联合启动了“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计划”。
培训计划全年分为三期,每期培训300余名学员,共培训1000余人。培训对象包括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企业家、文化工作者等。
2. 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内容涵盖线上理论基础、线下技能教学和入村项目实践。
线上培训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提供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和案例分析等课程。
线下教学侧重于实际操作,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授课,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讲解。
进村实训让学员深入乡村开展调研学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培训效果:
学员们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农具”掌握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培训计划开展以来,学员们已驻村直播20余场,覆盖全省11个地市,总场观100万人次。
同步发起的短视频主题活动共有638位学员发布作品,累计曝光264.8万次。
4. 具体案例:
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石庄村的“一肩挑”村书记刘小红,通过系统化培训,成为优秀乡村文化主播,为村里拍摄宣传大片。
绍兴市新昌县的“95后”姑娘石慧,通过培训在短视频与直播方面找到新思路,为家乡引来长效流量。
5. 未来计划:
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将继续从多个维度提升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未来还将开展乡村数字文化大赛、乡村文化主题活动、文化电商直播节等线上活动,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浙江不仅提升了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推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了新动能。田间地头绽放新光彩: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记
想象当你在浙江的某个乡村漫步,突然间,一位身着特色服饰的村书记,手持长剑,在竹林间翩翩起舞,那画面,是不是瞬间让你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位村书记,就是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计划的优秀学员,刘小红。她的出现,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更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潮。
一抹倩影,引领乡村文化新风尚

刘小红,53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石庄村的一肩挑村书记。她曾是普通的农民,如今却成为了乡村文化产业的“种行家”。这一切,都源于她参加了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计划。
这个计划,始于2024年6月,旨在培育一批“看得见、留得住、用得好”的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全年三期培训,共有1000多名学员参与,遍布浙江11个地市。培训内容丰富,从线上理论基础到线下技能教学,再到入村项目实践,手机、网络成了新农具,一大批本土化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从田间地头冒尖。
从留学生到乡村文化主播,她找到了新思路

石慧,来自浙江绍兴市新昌县的95后姑娘,是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计划的首期学员。留学期间,她发现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很高,就想让家乡的农产品也卖出好价钱。参加培训后,她在短视频与直播方面找到了新思路。
直播间里,她化身“阿禾”,和团队小伙伴一起,从历史人文讲到自然风光,从推荐休闲娱乐到各色美食,为家乡引来长效流量。数据显示,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育计划开展以来,学员们已驻村直播20余场,覆盖浙江全省11个地市,总场观100万人次,同步发起的短视频主题活动共有638位学员参与。
乡村运营成果遍地开花,文化底蕴焕发新活力

在浙江,乡村运营成果遍地开花。不久前,一场由麻袋、报纸、金属等材料加上颜料绘成的现代艺术综合材料画展在宁波市宁海县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这背后,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的辛勤付出。
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6月,在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与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简称:SSV)联合启动浙江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培育乡村文化产业运营人才,推动浙江乡村焕发出人文与经济的新活力。
培训计划全年共分为三期,每期学员300余人,共培训1000余人。每期培训为期一个月,包括线上学习、线下教学和进村实训等环节。线上培训以微信小程序在线学习为主,提供理论知识、基础技能、案例分析等课程;线下教学侧重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培养学员们的实践能力;进村实训将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带队,分班编组,让学员深入乡村开展蹲点式调研学习研究。
乡村文化产业分会成立,共荣乡村人文与经济价值
2024年12月27日,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乡村文化产业分会成立大会在宁波市宁海县举行。乡村文化产业分会首批会员单位共820家,均来自该省人文乡村培育村的经营单位、个人工作室及微业态工作坊。分会成立的初心就是用心、用情、用力推进乡村文化的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生共荣。
乡村是文化富矿,既有村庄大文化也有家庭小文化,需要用心深度挖掘。分会将搭建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的乡村资源平台,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发展,同时为浙江省乡村文化产业的创建、运营、提升、拓展等各个环节提供信息共享、价值展示、资源对接,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盘活乡村的优质文化资源。
培育“乡村梦想家”,逐梦田野产业兴
在浙江省建德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泥瓦房错落有致,夏日的高岭自然村,山雾缭绕,鸟鸣谷应,不断有想要短暂逃离快节奏生活的游客被吸引前来。近年来,建德市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越来越多的乡村正抓住机遇,焕发新生。
位于洋溪街道的高岭自然村就是其中的缩影。如今,这个高山上的村落正紧紧抓住“乡村梦想家”的契机,深化乡贤与人才资源的运用,加强与乡贤、优秀人才之间的沟通合作。今年以来,高岭自然村已成功带动周边村民开办4家农家乐、1家民宿,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当地村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文化特派员制度,激活乡村文化潜力
在近日举行的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启动仪式上,百名文化特派员集体亮相。他们中有机关干部、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