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算机赋能新时代财经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成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学院成立,汇聚智慧,共筑未来
上海财经大学于2024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旨在应对数智时代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培养“AI 财经”双栖人才。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重要布局,也反映了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努力。
新成立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将依托深厚的理论研究,拓展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水准的研究中心,并构建华人理论计算机科学家的共同家园。学院计划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两个本科专业,并将于2025年启动首批招生工作,预计首批招生规模为50人,至2030年本科招生规模将扩大至150人。
在研究生招生方面,学院将从2025年起适度扩大软件工程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规模至30人,并拟申请相关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博士点(工学)。
首任院长陆品燕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曾获多项国际和国内奖项,包括2014年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9年国际计算机学会 杰出科学家奖等。她表示,学院将全力打造一个独具上财特色的精致且卓越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赋能财经学科的新发展探索未来,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扬帆起航
想象当财经的智慧与科技的魔力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就在不久前,上海财经大学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成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这所百年名校,再次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以计算机赋能新时代财经发展,引领着教育变革的新潮流。
学院成立,汇聚智慧,共筑未来

12月28日,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仪式在科研实验大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钱德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等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学院院长陆品燕教授,这位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理论组主管研究员的杰出学者,满怀信心地表示:“面对时代发展趋势,学院将坚持理论与应用的平衡,中国与世界的平衡,理想与务实的平衡,基础与特色的平衡,以计算机赋能新时代财经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期待学院为上财新百年的发展贡献力量。”
特色鲜明,独具匠心,打造学科融合新标杆

与其他理工科类及综合型大学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不同,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将赋能财经学科新发展,着眼未来培养新时代财经人才。陆品燕院长强调,学院在基础与特色的平衡中,一方面要扎实筑牢基础,按照学科的基本规律运作;另一方面,要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抓住时代的机遇,发挥自身的特殊优势。
据悉,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0余人,拟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两个专业。本科招生方面,学院计划于2025年启动首批招生工作,两个专业各招收50人,未来将逐年适度增加。预计到2030年本科招生规模达到150人。研究生方面,学院计划从2025年起适度扩大软件工程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至30人。
数智时代,财经人才需求变革,学院应运而生

在数智化时代,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和业务能力的深度融合,要求财经人才既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熟悉各类技术,又要掌握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经验。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正是为了满足这一时代需求。
陆品燕院长表示,学院将以计算经济交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与学校各院系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培养AI财经的双栖人才。
展望未来,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面对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学院将以高标准的定位与高质量的发展,攀登学术高峰,展现上财智慧与担当,为社会和国家作出卓越的贡献。
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所言:“希望学院坚持高标准的定位与高质量的发展,攀登学术高峰,展现上财智慧与担当,为社会和国家做出卓越的贡献。”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