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样板间”蓬勃发展 布局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政策春风,吹拂海南自贸港
海南自贸港“样板间”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高水平开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高水平开放:
儋州洋浦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极大地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洋浦港作为海南实体经济的“重镇”和对外开放的前沿,近年来吸引了900余家航运市场主体,内外贸航线累计达50条,水运货物周转量突破万亿吨公里。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儋州洋浦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洋浦港正迈向国际枢纽海港。
未来三年,洋浦港计划实现航线通达全球主要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儋州洋浦积极谋划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正全面铺开,31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33项政策制度设计加快推进。
4. 发展成效:
海南自贸港建设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再到“蓬勃兴起”,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截至2023年底,“零关税”累计进口货值195.7亿元,企业和个人“两个15%”所得税政策享惠面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海南自贸港“样板间”在推动高水平开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海南自贸港“样板间”蓬勃发展,布局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想象一个充满活力、机遇无限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有着让人心潮澎湃的政策红利。这就是海南自贸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样板间”,正引领着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浪潮。
政策春风,吹拂海南自贸港

还记得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吗?那可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新加坡籍的林光明,就是在这个时候受邀来到海南,担任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首席规划师。他几乎走遍了洋浦的每块土地,见证了这片热土的蜕变。
“自贸港就像一块吸铁石,得益于海南的人才政策,我们这些外籍专业人士来到这里,享受宜居宜业宜学的发展环境。”林光明说。这不,他的太太和孩子也在洋浦定居,一家人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可见一斑。
“样板间”效应,辐射全国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海南本身,它的“样板间”效应正在辐射全国。比如,洋浦经济开发区,就承担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重任。在这里,企业购买生产加工设备可以享受零关税政策,还可以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健康食品港,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从开工到投产仅用半年多时间,创造了全球同等规模粮油加工项目建设的最快纪录。”林光明自豪地说。这充分展示了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和高效执行力。
海关助力,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2024年度海南省外贸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高水平开放的推进,海南自贸港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比如,“零关税”政策就是海南自贸港的重要制度设计,目前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负面清单、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正面清单、原辅料“零关税”正面清单已经公布。
“封关运作后,将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制度。”赵俊伦说。近年来,海关推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制度逐步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拓展至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企业门槛逐步降低,审批流程逐步压缩。
全球推介,海南自贸港新机遇
外交部与海南省共同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海南自由贸易港 新时代 新使命 新机遇”全球推介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企业代表等。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表示:“海南自贸港是中国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愿景的重要体现,通过采取新的政策举措与创新,我们的共同愿景是促进开放和联通贸易。”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世界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平台。
儋州加速,打造高水平开放样板间
儋州市全力推进海南封关运作“一号工程”压力测试,推动如期完成封关压力测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压力测试清单各项任务。经过3年建设,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成效更加显著,2024年儋州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500亿元,实现4年翻一番。
“儋州将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开放样板间。”儋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儋州将加快建设洋浦国际枢纽海港,打造港航物流发展样板间;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样板间;加快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样板间;加快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样板间;加快建设人才高地,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样板间。
海南自贸港,这个充满活力、机遇无限的“样板间”,正引领着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浪潮,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样板间”的未来,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