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唯一一家铜冶炼厂生产忙,生产线上的“铜”色身影
青海省唯一一家铜冶炼厂是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冶炼、制酸、渣选、余热发电、气体生产于一体的大型铜冶炼企业。以下是关于该公司的详细介绍:
1. 历史与发展:
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8年,随着青海阴极铜电极槽的带电运行,青藏高原首个年产10万吨阴极铜的现代化冶炼企业正式建成投产。
该公司通过几年的发展,阴极铜产能从10万吨提升至15万吨,实现了青藏地区铜冶炼的新突破。
2. 技术与工艺:
火法系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富氧底吹熔炼底吹吹炼连吹技术,是国家科技部等九部委联合下文指定的炼铜(铅)工艺。
湿法系统采用不锈钢永久阴极电解工艺。
3. 生产与效益:
该公司通过增投资、增产量、增效益、降成本,科学稳定调节生产运行节奏,以极致效率和效益,不断优化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
今年18月,青海铜业生产阴极铜11.51万吨,同比增加67.9%;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44.8%。预计全年生产阴极铜17.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
4. 智能化与自动化:
青海铜业逐步实现从自动化制造向智能化制造转变,目前阴极铜产品基本上实现当天生产当天销售,全力保障下游用铜需求。
5. 产业循环与综合利用:
公司通过优化三大炉工艺参数、严抓岗位操作等一系列举措,打通了制约火法产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使得主副产品产量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在产能和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而且在经济效益和智能化制造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青海省铜冶炼行业的重要支柱。冬日里的铜色交响曲:青海省唯一铜冶炼厂的繁忙日常
想象当北风呼啸,雪花飘落,大多数人都在享受温暖的炉火和家人的陪伴时,青海省西宁市甘河工业园区西区的一角,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这里,是青海省唯一一家铜冶炼厂——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现场,这里,是铜色交响曲的诞生地。
生产线上的“铜”色身影

走进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忙碌的生产线。电解槽内,电解液在电流的作用下,铜离子不断沉积,形成一块块闪着金属光泽的阴极铜板。工作人员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这里的电解槽可是我们的‘宝贝’,它们每天都要产出大量的阴极铜。”一位正在操作电解槽的工人自豪地说。他手中的操作杆轻轻一拨,电解槽内的电解液便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工作日常。
从矿山到工厂:西部矿业的“铜”色梦想

这家铜冶炼厂隶属于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矿山冶炼、盐湖化工、文化旅游、建筑地产、金融贸易、科技信息6大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从最初的一座铅锌矿出发,西部矿业从荒凉戈壁滩走向全国,如今,铜相关产业已成为其重要板块。
“我们的铜冶炼厂见证了青藏地区现代化铜冶炼企业从无到有的过程。”西部矿业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松介绍道。近年来,青海铜业不断增投资、增产量、增效益、降成本,以极致效率和效益,不断优化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
科技创新,绿色生产:青海铜业的“铜”色未来

为了实现产能优化,青海铜业投资1.3亿元建设了5万吨阴极铜扩能项目,并实施了白烟尘/污酸协同处理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有价金属回收率,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030万元,更推动了企业的绿色生产。
“我们还在推动数智化转型,大力更新智能化设备,比如全自动剥片机、打捆机、机械臂等,劳动生产率提升了25%。”张松说。未来,青海铜业还将对电解车间工艺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铜冶炼生产过程大宗物流转运无人化。
市场前景广阔,青海铜业再创辉煌
2024年1至10月,青海铜业生产阴极铜14.54万吨,同比增加43.9%;营业收入110.3亿元,同比增长61.8%。铜价走强也带动了西部矿业业绩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367.25亿元,同比增长1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32亿元,同比增长24.33%。
“随着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预计对铜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青海的铜锭产业将继续受到重视。”张松信心满满地说。
在这个冬日里,青海省唯一一家铜冶炼厂的繁忙生产,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更展现了西部矿业集团在铜产业领域的雄心壮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海铜业将在科技创新和绿色生产的道路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