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去魅” 这次轮到台历!,台历,你OUT了!
金融业“去魅”是指金融行业逐渐回归本源,更加务实,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近年来,金融行业面临着市场环境及监管环境的变化,降本增效成为金融业的必修课。2024年,金融业的“去魅”趋势更加明显,连往年常见的台历也几乎销声匿迹。
往年,银行、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会在年末向客户赠送精美的台历,作为维护客户关系的一种方式。2024年,这些台历几乎不再主动提供,即使客户主动索取,也往往只能收到一个客气而尴尬的微笑。
这种现象反映了金融行业整体收入下滑,金融机构不得不减少各类非必要消费。除了台历,笔记本、香包、灯笼、春联等节庆物品也在逐渐消失。
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在本月中旬召开会议,再度强调要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降本增效,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各家金融机构纷纷选择压降运营成本、优化人力结构,首当其冲的是员工薪酬,许多金融机构的人均薪酬出现了下滑。
总的来说,金融业的“去魅”不仅是减少台历等节庆物品的赠送,更是整个行业在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变化下,努力回归本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你的银行、基金、保险、券商朋友好像都变得低调了许多?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变得高冷了,而是因为金融业正在经历一场“去魅”的变革,而这个变革,竟然从一本小小的台历开始!
台历,你OUT了!

还记得往年年底,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券商们都会送出精美的台历吗?那时候,你家里可能堆满了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台历,甚至有的台历还附带小礼物。但今年,情况大不相同。不少朋友纷纷表示:“今年一本都没收到,往年多得都没地方放。”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们开始精打细算,连一本小小的台历都成了奢侈品。一位银行理财经理透露,公司规定,只有拜访高净值客户才能申请领取日历,有时还要倒贴邮费寄到客户手上。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台历,你不仅仅是台历!

或许有人会问,一本台历算什么重要的礼物呢?没有便没有,如今谁还天天看日历呀。但事实上,对于金融机构从业者来说,年末在维护客户关系例行拜访上,顺便捎上公司定制的日历春联,也是获得客户认可的一种方式。幸运的话,还能趁机为来年业务开展做个铺垫。
更重要的是,带有公司LOGO的日历摆上客户桌面,能在日积月累中宣传自家企业的品牌形象,让客户无形中更了解机构。这样一来,一本小小的台历,其实承载着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去魅,不只是台历的消失

在金融行业内,正在消失的不仅仅是台历,还有笔记本、香包、灯笼、春联等节庆物品。更进一步来说,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不管是银行、保险,还是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都在努力压降各类非必要消费。
随着市场环境及监管环境的变化,降本增效成为2024年金融业的必修课。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再度强调要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降本增效,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以来,“降本增效”也成为投资者提问上市券商的重要关键词之一。
去魅,金融业的自我救赎
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各家金融机构不约而同选择压降运营成本、优化人力结构。首当其冲的就是员工薪酬。定期报告显示,今年以来,银行、券商、公募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普遍出现了人均薪酬下滑。从更微观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拖欠员工奖金绩效、追索过往补贴的爆料也频频见诸报端。
与此同时,差旅、招待和活动费用同样正在被挤压。策略会从高大上的五星酒店改到公司总部会议室,参会赠送的宣传物料也从手提袋浓缩”到一张薄薄的议程纸;有机构上半年将差旅费支出压降了40%,也有机构明确提倡能快餐不围餐,能咖啡不吃饭”的新风尚。
或许相对平淡的市场行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金融机构以更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绩效。但更重要的是,在金融行业集中“去魅”的大趋势下,金融机构也在逐渐下沉,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回归行业本源,承担起服务金融强国建设的重任。
去魅,未来可期
金融业的“去魅”之路,或许会带来一些阵痛,但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次自我救赎。当金融机构们放下身段,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本源,相信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将会更加稳健、可持续。
而那些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日子的精美台历,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们所承载的金融业与客户之间的深厚情感,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期待,金融业的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