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资金面保持宽松 央行缩量续作3000亿元MLF,资金面宽松,如同冬日暖阳
年末资金面保持宽松,央行缩量续作3000亿元MLF的具体情况如下:
1. 操作背景:
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开展了3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2%。
此次操作为缩量续作,因为12月16日有14500亿元MLF到期,当月MLF净回笼11500亿元人民币。
2. 资金面宽松的原因:
资金面保持宽松的主要原因是央行在11月份开展了8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提前释放了较大规模的中期流动性。
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更加完善,MLF操作明确采用利率招标,操作量由央行事先给定,这使得央行能够更精准地调控市场流动性。
3. 市场反应:
业内专家表示,MLF缩量续作反映出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面保持宽松态势。此次只投放3000亿元,说明央行对当前市场流动性状况的判断是充裕的,进一步大量投放的必要性较低。
4. 政策工具的多样性:
今年以来,央行不断丰富流动性投放渠道,增加了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减轻了MLF的续作压力,保障了市场流动性充裕。
综上所述,央行在年末通过缩量续作MLF,保持了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并通过多样化的政策工具进行精准调控。年末资金面如春水潺潺,央行巧手缩量续作3000亿MLF
亲爱的读者们,年末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而我们的金融市场也迎来了一波小清新。你知道吗?就在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悄悄地开展了3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稳稳地保持在2%这个舒适区。这可不是一个小动作哦,它背后可是有着大大的故事呢!
资金面宽松,如同冬日暖阳

你知道吗,12月份的财政支出往往像开了挂一样,收入却像蜗牛爬行。再加上地方债缴款集中在上旬,整个12月中下旬,资金面就像被施了魔法,变得异常宽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采访时说,12月中下旬,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竟然下探到了历史新低,隔夜和7天利率也稳定在政策利率附近,这简直就像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
央行缩量续作,意在“削峰填谷”

那么,央行这次缩量续作MLF,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明明经济学家给出了答案:一方面,这是延续“削峰填谷”的流动性操作模式,避免大水漫灌和资金空转风险;另一方面,则是继续淡化MLF对于流动性市场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让资金流动得更加健康、有序。
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银行间市场如鱼得水

你知道吗,最近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保持得相当充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12月17日以来,DR0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下行,12月24日报1.4945%,低于短期政策利率(1.5%),12月25日则围绕1.5%运行。这就像是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市场流动性保持得相当健康。
央行工具箱丰富,操作更加从容
你知道吗,今年以来,央行工具箱得到了进一步扩充。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增加了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也有条件适度平滑四季度集中到期的MLF,减轻滚续操作压力。10月、11月央行MLF操作分别净回笼890亿元、5500亿元,但通过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均实现了全月中长期资金的净投放,且期限品种更为灵活。
新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MLF操作更加市场化
你知道吗,在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MLF操作更加市场化了。中标利率已不具备政策含义。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有和股份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在1.65%附近,这类银行投标MLF的利率不会高出太多,中小银行由于融资能力相对弱,投标MLF的利率会高一些。如果流动性充裕,MLF做得少,利率招标机制下优先满足高利率投标,则MLF中标利率不一定低;如果央行需要用MLF投放更多中长期资金,覆盖更大范围投标,估计MLF中标利率将下行。
春节临近,降准确定性仍然较高
你知道吗,随着春节临近,现金需求季节性抬升,资金可能存在脉冲回升的可能性。明明表示,虽然当下资金面相对宽松,但随着春节临近,降准确定性仍然较高。
亲爱的读者们,年末资金面保持宽松,央行缩量续作3000亿元MLF,这背后可是有着大大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金融市场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