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凌情监测首图成功传回,太空中的“水利侦探”
“水利一号”遥感卫星于12月17日成功发射,并于12月23日13时59分传回了首幅影像。这颗卫星的影像拍摄地点位于黄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段。影像产品显示了该地区黄河的凌情信息,包括封冻河段、清沟和堤防等水利工程的特征。影像质量优异,地形特征明显,地物纹理清晰,层次分明,微波散射特性明显。这次成功传回的首图初步验证了卫星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水利一号”卫星已进入在轨测试阶段,未来将用于黄河凌情、水利枢纽大坝安全、河湖库监管和地表形变等方面的监测应用你知道吗?最近我国的天空又多了一位“水利卫士”——“水利一号”遥感卫星!这可不是一般的卫星哦,它可是我国首颗以水利命名的遥感监测卫星呢!而且,它刚刚传回了首张凌情监测图,简直太酷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水利卫士”的首次亮相吧!
太空中的“水利侦探”

12月17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传来喜讯,“水利一号”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这颗卫星是我国水利监测领域的一大突破,它搭载的高分辨率成像设备,可以实时捕捉地球表面的变化,为我国的水利事业保驾护航。
首图传回,凌情尽收眼底

12月23日,地面站成功接收到了“水利一号”传回的首张凌情监测图。这张图拍摄地点位于黄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段,分辨率高达2米。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槽内已封冻的部分呈白色,而在封冻河段中间,多处清沟呈黑色,堤防等水利工程影像特征也十分明显。
技术先进,性能卓越

这张首图的成功传回,初步验证了“水利一号”卫星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据了解,这颗卫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高分辨率成像、高精度形变监测及在轨智能处理等功能,可以说是水利监测领域的“全能选手”。
多角度应用,助力水利事业
“水利一号”遥感卫星的发射,对我国水利监测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它将实时获取、处理和应用遥感数据,为洪涝灾害监测、突发涉水事件应对、河湖库水体管理、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等关键水利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数字孪生水利,未来可期
水利部一直致力于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而“水利一号”遥感卫星的发射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水利部正积极推动水利专业卫星的发展,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携手合作,共筑水利强国梦
在发射现场,水利部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水利一号”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水利部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不断推进水利监测感知技术的创新升级,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水利遥感卫星应用体系,为保障我国水安全、推动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水利一号”遥感卫星真的很厉害呢?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水利侦探”,时刻守护着我们的水利安全。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水利卫士”在未来工作中带来更多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