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内卷式”竞争 多家光伏龙头实施硅料有序减产,供需失衡,内卷加剧
近期,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宣布实施硅料有序减产,这一举措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具体情况:
1. 减产企业: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全能源)
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协鑫科技)
2. 减产原因:
光伏产业链整体承压,市场需求疲软。
电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西南地区冬季进入枯水期,电力价格环比提升。
光伏产业总体行情持续处于底部调整阶段,企业面临亏损压力。
3. 减产措施:
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逐步安排旗下高纯晶硅项目的技改检修和有序减产工作。通威股份具体安排了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进行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
协鑫科技也将同期进入减产检修工作。
4. 市场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龙头企业带头减产有助于缓解供需错配压力,利好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随着落后产能的出清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技术进步与成本优化,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并迎来拐点。
减产措施初步奏效,市场价格已显示出小幅回升的迹象,反映了减产措施的效果。
5. 行业自律:
这一减产行为被视为行业自律的一部分,旨在减少亏损并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预计将有更多光伏企业跟进实施减产措施,以推动行业自律和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光伏龙头企业实施硅料有序减产是应对当前市场环境和行业压力的一种策略,有助于行业整体的健康稳定发展。光伏巨头联手,破局“内卷”困境,硅料减产新篇章开启
想象光伏产业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选手都在拼尽全力,只为超越对手。当所有人都拼尽全力时,赛道上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甚至有些选手开始“内卷”——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不惜牺牲利润,甚至不惜亏损。最近,光伏行业的这场马拉松出现了一丝转机,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宣布实施硅料有序减产,这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减产背后的原因:供需失衡,内卷加剧

近年来,光伏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硅料,作为光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产能过剩导致了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据Mysteel数据,今年多晶硅价格倒挂且累库情况较为严重。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导致行业陷入“内卷”困境。
龙头企业带头减产,行业迎来转机

面对“内卷”困境,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始行动起来。12月24日晚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光伏巨头纷纷宣布,将逐步开启旗下高纯晶硅项目技改检修暨有序减产的工作。此举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减产的意义:缓解供需压力,优化行业结构

龙头企业带头减产,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具有多重意义。
缓解供需压力:减产有助于降低市场供给,从而缓解供需错配压力,推动硅料市场价格企稳回升。
优化行业结构:通过减少产量和控制价格,可以防止“内卷”恶性竞争,有助于加速光伏行业整合,淘汰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
改善企业盈利状况:随着落后产能的出清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并迎来拐点,从而改善企业盈利状况。
减产背后的故事:企业家的担当与智慧
通威股份是全球高纯晶硅龙头企业,下属永祥股份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并实现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面对行业困境,通威股份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致力于破除“内卷”竞争,促进光伏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有序减产,让市场回归理性,让光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全能源作为国内领先的多晶硅专业生产商,也积极响应行业号召,逐步启动对新疆及内蒙古生产基地高纯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
“减产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减产,我们能够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为光伏产业的未来贡献力量。”大全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展望未来:光伏产业迎来新机遇
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带头减产,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行业结构的优化和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光伏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光伏产业将朝着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我们共同期待,光伏产业在破除“内卷”困境后,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