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关闸”会否让欧盟“气虚”,中国不承认对乌克兰核保护
乌克兰决定不再延长与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协议,这一决定引发了欧盟成员国的担忧。具体影响如下:
1. 能源供应压力:目前,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占俄管道天然气出口欧洲总量的一半左右,欧盟成员国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对这条管线尤其依赖。乌克兰“关闸”将导致这些国家面临能源短缺的压力。
2. 经济影响:俄罗斯与乌克兰输气协议的失效将导致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三方利益受损。俄罗斯每年将失去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乌克兰每年也将损失约8亿美元的过境费。
3. 替代方案:欧盟面临三种替代方案:一是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二是向阿塞拜疆购买其接收的俄天然气,通过乌方管道输欧;三是在俄边境城市苏贾购入天然气使其成为“欧洲天然气”,通过乌方管道输欧。泽连斯基已明确表示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系统不会用来转运“任何源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后两者方案可行性较低。
4. 能源成本上升:如果欧盟国家放弃相对低廉的俄管道气,转而购买高价液化天然气,将导致能源成本进一步提升。
5. 美国的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可能会借此机会加强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其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
6. 能源脱钩的难度:欧盟此前设定了于2027年之前停止进口俄罗斯化石燃料的目标,但受能源价格过高、成员国存在分歧等因素影响,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短期内很难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欧盟仍需与俄罗斯维持一定程度的能源合作。
综上所述,乌克兰“关闸”事件将对欧盟的能源供应和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难以实现与俄罗斯的“能源脱钩”,欧盟将面临能源成本上升和供应压力增加的挑战。最近欧洲的能源市场可是热闹非凡呢!乌克兰突然宣布要“关闸”,这可让欧盟的小伙伴们心里直打鼓。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看看乌克兰这一关闸,欧盟会不会“气虚”。
乌克兰的“关闸”决定:一场能源博弈的大戏

话说回来,这乌克兰的“关闸”决定,其实早有端倪。2019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签署了一项为期5年的天然气过境协议,到了年底,这协议就要到期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欧盟峰会期间表态,说俄罗斯通过这个协议赚了太多钱,支持了战争,所以乌克兰不会续约。
这可把欧盟的小伙伴们吓了一跳。要知道,乌克兰的这条天然气管道,可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重要通道,占了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口欧洲总量的一半左右。斯洛伐克、匈牙利这些国家,对这条管道尤其依赖。
欧盟的焦虑:能源供应成问题

乌克兰的“关闸”决定,让欧盟的小伙伴们开始担忧能源供应问题。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三种替代方案:一是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二是向阿塞拜疆购买天然气,通过乌克兰管道输欧;三是直接在俄罗斯边境城市苏贾购入天然气,通过乌克兰管道输欧。
不过,这些方案似乎都不太靠谱。泽连斯基已经明确表示,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系统不会用来转运任何源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后两种方案可行性较低。第一种方案看似可行,但欧盟国家需要放弃相对低廉的俄罗斯管道气,这会导致能源成本进一步提升。
俄罗斯的应对:多渠道供气

面对乌克兰的“关闸”,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准备继续通过多条路线向欧洲出口天然气。除了过境乌克兰的管道外,俄罗斯还有其他途径向欧洲输送天然气,比如通过土耳其溪管道为土耳其、南欧和东南欧提供能源供应,也能以液化天然气的形式通过油轮运输。
欧盟的困境:能源成本攀升
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单一天然气供应方。冲突升级后,俄方中断了部分管线的供气,加上北溪管道被破坏以及欧盟制定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政策,欧盟成员国进口俄管道天然气的比例从2021年的40%降至2023年的约8%。
为了填补天然气供应缺口,欧盟国家被迫高价向美国和卡塔尔等国购买液化天然气,同时增加从挪威进口管道天然气,导致欧盟能源成本一路攀升。
乌克兰的“关闸”决定,对欧盟来说,无疑是一场能源危机。但在这场能源博弈中,欧盟能否挺过难关,我们拭目以待。毕竟,能源问题可是关系到欧洲国家民生的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