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考古发掘70周年成果亮相,冬笋坝遗址的发现之旅
“巴人·寻踪纪念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70周年特展”于12月24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开幕。冬笋坝遗址是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地处长江北岸的三级阶地。自1954年至2023年,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六次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百余座,出土各类文物上千件。
此次展览系统展示了冬笋坝遗址历次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分为“探秘冬笋坝”“感知巴文明”“实证巴文化”“赋能铜罐驿”等单元。展览中展出了110件套精美文物,以及70余件套珍贵档案和实物展品。其中,2020年考古发掘出土的距今2200多年的巴文化竹编织制品“战国竹笥”首次与公众见面,这件文物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哇,你知道吗?最近有个大事件在重庆九龙坡区上演,那就是“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70周年成果的盛大亮相!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神秘遗址背后的故事吧!
穿越时空的见证:冬笋坝遗址的发现之旅

1954年,考古学家们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长江北岸的三级阶地上,发现了这个震惊中外的遗址。从那时起,这里便成为了巴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考古工作者们已经对该遗址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发掘,共清理墓葬百余座,出土各类文物上千件。
巴文化的瑰宝:战国竹笥的惊艳亮相

在这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距今2200多年的巴文化竹编织制品——战国竹笥。这件文物是重庆地区巴人墓葬中的首次发现,直径残长约12厘米、残高3厘米。虽然历经数千年时光,但竹纹仍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巴人的智慧与勤劳。
考古成果的盛宴:110件精美文物集中展出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110件套精美文物,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全面展示了巴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反映巴人尚武精神的剑、矛、钺等青铜随葬品,以及陶罐、陶釜、陶豆、陶甑、陶钵等生活用具,都让人感受到了巴人生活的真实场景。
科技考古的助力:揭开巴文化的神秘面纱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还看到了科技考古的成果。考古工作者们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出土文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巴文化的神秘面纱。例如,通过对战国竹笥的纤维、导管、结节等微观结构的分析,我们得以了解巴人竹编技艺的精湛。
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望未来
这次展览不仅是对巴文化的一次回顾,更是对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展望。在新时代背景下,巴文化研究将继续深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这次“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考古发掘70周年成果的亮相,让我们对巴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巴文化研究能够取得更多突破,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