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黑河列车脱轨事故调查情况公布 2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事故现场,列车脱轨
2024年11月1日21时30分,由黑河开往哈尔滨的K7034次旅客列车在北黑线永青站4号道岔处发生脱轨事故,机后第2至8位车辆脱轨,构成铁路交通较大事故。事故导致铁路行车中断3小时38分,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5.98万元。
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同志作出批示和工作安排部署,国家铁路局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沈阳铁路监督管理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有关单位情况,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和责任,并提出了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议。
经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后第2至8位车辆在永青站4号道岔处脱轨,导致铁路行车中断。应急处置方面,黑河市人民政府立即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对K7034次列车上的693名旅客进行了疏散和妥善安置。
最终,2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其中包括黑龙江省黑河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均被记大过处分。这一决定不仅彰显了国家对铁路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你知道吗?最近有个大新闻在铁路圈里炸开了锅!那就是“11·1”黑河列车脱轨事故的调查结果终于公布了,而且还有2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呢!这可真是让人又惊又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事故的详细情况吧!
事故现场,列车脱轨

2024年11月1日晚上,一辆从黑河开往哈尔滨的K7034次旅客列车,在北黑线永青站4号道岔处发生了惊心动魄的脱轨事件。当时,列车正以4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突然间,机后第2至8位车辆脱离了轨道,中断了铁路行车长达3小时38分钟。这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应急处置,旅客安全

事故发生后,黑河市人民政府迅速行动,组织了救援队伍,对列车上的693名旅客进行了疏散和妥善安置。而黑龙江省黑河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全力投入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11月2日凌晨1时08分,北黑线铁路终于恢复了行车。
事故原因,责任明确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竟然是永青站4号道岔在未安装道岔连接杆的情况下违规通过验收,道岔曲尖轨安装的斥离尖轨限位器未加锁松动脱落,车站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导致曲尖轨失去约束而处于游离状态。当K7034次列车运行至此处时,道岔曲尖轨在列车震动的作用下向直股基本轨侧发生横向位移,致使机后3位车辆1位转向架1轴2位轮缘撞轧曲尖轨并爬上尖轨造成车辆脱轨。
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和《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该事故被认定为责任铁路交通较大事故。而在这起事故中,黑龙江省黑河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全部责任,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和哈尔滨铁路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承担管理责任,黑河市交通运输局承担地方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
责任追究,严肃处理
对于这起事故,国家铁路局对2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黑龙江省黑河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被记大过处分并免职,总经理也被记大过处分并免职。此外,副总经理、安全总监等也被撤职处分。其他相关单位的责任人员也受到了警告、记过、严重警告等处分。
事故防范,整改措施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相关部门提出了以下整改和防范措施:
1.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
2.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牢牢守住确保旅客安全的政治红线、职业底线;
3. 加强安全管理,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4. 认真落实地方铁路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5. 加强系统治理、闭环管理,坚持举一反三筑牢安全防线。
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排查施工源头质量隐患,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做好防寒过冬准备,确保恶劣天气下的安全。
这场“11·1”黑河列车脱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今后的铁路运营中,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旅客的生命安全。毕竟,安全无小事,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