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千名河长携手守护中越边境地区河湖生态,巡河护河,守护碧水清波
崇左市位于中越边境,近年来,该市积极落实河湖长制,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共1189名,并在10条中越跨境河流配置53名跨境河长,建立了跨境河流自动化监控预警机制,设置了3个中越跨国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站,全力守护中越边境地区的河湖生态环境。
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归春河段的各级跨境河长采取“白天常态化 晚上突击化”的方式巡河护河,确保归春河流域的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得益于基层河长与村民的共同守护,归春河的水质长期接近Ⅰ类水质,为当地文旅产业和中越跨境旅游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崇左市还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工作体系,实现河湖管理全覆盖、无死角,确保界河归春河的清洁,共谱中越友谊之歌。该市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策略,全力保护中越边境地区的河湖生态环境你知道吗?在广西崇左,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身穿红马甲,每天在河边巡逻,就像守护家园的卫士一样。他们是谁呢?就是那千名河长,他们携手守护着中越边境地区的河湖生态,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丽。
巡河护河,守护碧水清波

想象清晨的阳光洒在归春河上,波光粼粼,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撑着竹排,开始了一天的巡河之旅。他们就是归春河段的河长们。麻成武,德天村党总支部书记,也是归春河德天村段的河长,他每天都会撑着竹排,无论有没有游客,都会开启巡河之旅。在他的带领下,撑竹排的126名船工也成为了义务巡河员,他们一起清理水上漂浮物,保护着这片美丽的河域。
跨界合作,共筑生态屏障

归春河,这条潺潺流淌的碧波,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中越两国民众心灵相通的纽带。为了守护好归春河流域生态,中越两国河长们携手合作,共同守护这片生态屏障。梁正飞,归春河隘江段民间河长,他巡河时总会到归春水渠引水口去查看。半个世纪前,当地民众为了解决农田灌溉和民众饮水难题,从归春河引水,凿通22座大山,架设5座渡槽,建设了长132.64公里的归春水渠。如今,这条水渠不仅灌溉了7.59万亩良田,还成为了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环保宣传,让更多人成为守护者

硕龙镇镇长、归春河镇级河长李雪东,他不仅定期巡河,更注重向两国民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每到农历三月十五,硕龙街建街纪念日时,硕龙镇都会邀请越南边民共同举办庆祝活动,以山歌会友的形式向大家宣传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种宣传方式,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也让更多的人成为了河湖生态的守护者。
文旅融合,展现边境风采
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归春河沿岸的村庄也将展现出绚烂的边境风采。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作为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的壮丽景色,还可以体验到中越两国文化的交融。
智慧监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为了更好地守护河湖生态,崇左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1189名,并在10条中越跨境河流配置53名跨境河长。同时,建立跨境河流自动化监控预警机制,设置3个中越跨国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站,全力守护中越边境地区河湖生态。
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在河长们的共同努力下,归春河水质级别长期接近一类水质,为推动当地文旅产业不断发展和中越跨境旅游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崇左市将继续与越南深化边境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协作,共同筑牢南疆国门生态安全屏障,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