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建 将提升华东电网调度灵活性
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第17座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柯城区七里乡。该工程总投资约80.72亿元,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计划安装4台单机容量300兆瓦的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电站设计年发电量为12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为16亿千瓦时,预计在2031年实现全部机组投产。
该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建筑物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开关站等。建成后,电站将主要承担浙江电网的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
电站的建设将利用地形地势差,建设上下两个水库,通过在电力富余时把低处的水用低谷电能抽到高处储能,在用电高峰时把高处的水放下发电保供,实现“削峰填谷”,从而提升华东电网的调度灵活性。
浙江柯城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炯表示,电网可以利用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填谷”双倍容量功能,助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此外,该工程于2024年12月26日正式进入筹建施工阶段,标志着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你知道吗?最近在浙江柯城,一个超级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正式开建啦!这可不是一般的小工程,它可是要为华东电网的调度灵活性添砖加瓦呢!想象未来电力的世界会因为这个电站变得更加智能、高效,是不是有点小激动?
电站大揭秘:一个“水”电站的诞生

这个电站的名字叫“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水电池”,利用水的势能来储存和释放电能。简单来说,就是电力富余的时候,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把水放下来发电,实现“削峰填谷”,让电网运行得更加平稳。
地理优势:大山深处的“水电池”

这个电站选址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的大山深处,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差,建设了上下两个水库。上水库的坝高达132.5米,是目前浙江省抽蓄电站第一高坝。这样的地理优势,让电站的发电效率大大提高。
工程规模:投资79.37亿,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这个电站的投资可是相当大的,达到了79.37亿元!建成后的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电力需求。想想看,这么大的电站,发电量肯定也不小。据估算,电站的设计年发电量达到12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更是高达16亿千瓦时。
环保先锋:减少碳排放,助力绿色发展
这个电站不仅是个“水电池”,还是个环保先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系统耗煤量约23.3万吨,减少碳排放约46.6万吨。这可是为我国的绿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呢!
未来展望:提升华东电网调度灵活性
这个电站建成后,将主要承担电网的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让电网的运行更加灵活,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的接入。
浙江抽水蓄能项目: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是浙江“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第17座抽水蓄能电站。目前,浙江抽水蓄能项目投产建设总规模位于全国第一。这充分说明了浙江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和决心。
清洁能源占比超五成:浙江的绿色转型
2024年,浙江迎来了一个历史性节点:清洁能源占比超过五成。风光、核电等清洁能源比重逐年提高,消纳区外特高压直流来电持续增加。为了解决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问题,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的需求愈加迫切。
抽水蓄能电站:新能源的“好伙伴”
在诸多调节电源和储能方式中,抽水蓄能电站因其运行灵活、技术成熟、绿色环保及可为电力系统提供转动惯量等优势,是目前最具规模化发展条件的灵活性资源。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将为新能源的消纳提供有力保障。
未来可期:抽水蓄能电站的规模化发展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预计到2030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超过目前的两倍。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将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这个电站的建成,将为华东电网的调度灵活性带来巨大提升,同时也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水电池”的精彩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