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通车10周年:“登天的梯”成通途,穿越云端,缩短时空距离
今年12月28日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新关角隧道通车10周年的日子。新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平均海拔3600米,是青藏铁路的“咽喉要道”,也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
新关角隧道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青藏高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这条隧道的全长为32.64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之一。隧道的开通,使得列车能够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通行,极大地缩短了西宁至格尔木段的通行时间。
隧道的建设难度极高,因为其地质结构复杂,施工中必须经过多个地质断层,被称为隧道建设史上的地质博物馆。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用了7年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了这条隧道的贯通。
新关角隧道的通车,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交流,成为连接青藏高原东西部的关键纽带。隧道的成功修建,创立了我国高海拔特长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技术体系,并为修建高海拔特长隧道提供了宝贵经验。
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52岁枸杞种植户熊东亮,每月都要坐火车往返西宁和乌兰间十余次,关角隧道是必经之地。他表示,过去火车进入老关角隧道时,隧道里的风很大,噪音也很大,而现在的新关角隧道让出行更加舒适和安全。
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十年来,极大地改善了青藏高原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交流,是我国隧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哇,你知道吗?就在最近,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新关角隧道迎来了它通车十周年的纪念日!这个被誉为“登天的梯”的隧道,不仅缩短了青藏铁路的通行时间,更见证了我国交通建设的伟大成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隧道,感受它的魅力吧!
穿越云端,缩短时空距离

新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是青藏铁路的咽喉要道。它全长32.69千米,平均海拔3600米,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这个隧道不仅长度惊人,而且地质结构复杂,建设难度极高。
在隧道通车前,火车经过老关角隧道需要两个小时,而且车厢里风大、冷,乘客们苦不堪言。如今,新关角隧道通车后,列车翻越关角山的时间缩短为20分钟,大大提高了青藏铁路的运输效率。
十年磨一剑,建设历程艰辛

新关角隧道的建设历时7年,期间克服了重重困难。建设者们经过长期蹲守、反复试验,确立了合理的水泵、管道、泵站等配套方案,确保隧道内水位下降。同时,针对不同地段的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涌水特征,研究采用了相应的注浆堵水工艺工法和材料,既节约了成本,又解决了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新关角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不畏艰险,克服了高海拔、缺氧、寒冷等恶劣环境,为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铭记历史,传承铁道兵精神

新关角隧道的建设离不开一代代铁道兵的辛勤付出。年近古稀的张生林曾是参与修建老关角隧道的铁道兵,退休前他是隧道的一名线路工。他回忆说:“那时,铁道兵施工设备简陋,基本是人力施工。挖隧道靠的是风枪、铁锹、推车,基本是人力施工。漫长的战线、简陋的设备、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这是一场足以使鬼泣神哭、天感地动的大会战。”
为了这条隧道,50多名铁道兵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雪域关角。如今,新关角隧道通车十周年,我们更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传承铁道兵精神。
未来可期,交通强国梦想照进现实
新关角隧道的通车,不仅缩短了青藏铁路的通行时间,更提升了青藏铁路的运输能力。如今,青藏铁路已成为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要通道,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望未来,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将继续蓬勃发展。正如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周荣峰所说:“天山胜利隧道的建成,刷新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的纪录,成为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新关角隧道通车十周年,让我们为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实现交通强国的梦想,让“天堑变通途”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