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京闭幕,本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是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决定。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野生动物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此次修法不仅扩大了法律保护的范畴,明确了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措施,还强化了对非法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的处罚力度。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高度重视。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
1. 通过的法律和决定:
增值税法
关于修改监察法的决定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
2. 人事任免:
免去王广华的自然资源部部长职务
任命关志鸥为自然资源部部长
3. 会议的其他重要决定: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决定将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委托李鸿忠副委员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说明。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常委会组成人员165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闭幕,法治建设再提速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中国的立法工作再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多项重要法律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本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是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决定。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野生动物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此次修法不仅扩大了法律保护的范畴,明确了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措施,还强化了对非法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的处罚力度。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高度重视。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也在此次会议上得到了审议并通过。黑土地作为我国宝贵的农业资源,其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法的出台将有力推动黑土地的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利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在教育领域,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定位和发展方向,强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这一法律的出台将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还就环境保护税法进行了首次审议。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修法不仅完善了环境保护税的税制要素,还明确了税收的征收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除了以上几项重要法律案外,会议还审议了其他多项法律草案和报告。这些审议成果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公民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本次会议也展示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例如,法律实施的效果如何、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何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够继续发挥其在地方各级人大中的表率作用,推动全国范围内法治建设的均衡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