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活电子医保卡为由骗取上万村民个人信息 32人获刑,村医通知,激活医保卡,竟然是陷阱?
去年以来,河南省发生了一起以激活电子医保卡为由骗取上万村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涉及32人获刑。以下是案件的详细信息:
1. 案件背景:
该犯罪团伙在2023年2月至7月期间,以协助村民激活电子医保卡为由,在河南省尉氏县、邓州市等地进行诈骗活动。他们专门选择偏僻的乡镇,年轻人少、老年人多的村庄下手,以隐蔽方式获取村民的个人信息。
2. 诈骗手段:
犯罪团伙打着医保局或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幌子,利用“村推”活动的机会,通过隐蔽手段获取村民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支付账号等。他们将这些信息实名注册网络支付账号,并解除转账限制,然后将这些支付账号倒卖给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团伙,成为转账、洗钱的工具。
3. 受害者情况:
河南省邓州市陶营镇任营村的村民是主要受害者。他们接到村卫生室村医的通知,到村委会会议室集合,有工作人员统一帮大家激活电子医保卡。村民们仅携带身份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支付宝账号。
4. 案件处理: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该案中有近12000个公民信息被窃取。通过资金穿透,警方追查到以陈某丰、汤某为首的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他们违法所得金额为380多万元。2023年10月25日,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犯罪团伙中的陈某、汤某等11名组织领导者分别判处两年至四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邓州市医保局两名负责审核工作的工作人员被给予党内警告、记大过处分。
5. 官方声明:
国家医疗保障局严正声明,国家医疗保障局及下属部门、单位,从未授权任何社会人员开展群众的“电子医保卡”(准确名称应为“医保码”或“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工作。提醒广大参保人员增强法律和风险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医保卡(医保电子凭证),不出租、不出借,自觉抵制冒名就医、使用虚假票据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进一步需求,请咨询相关部门。你知道吗?最近有个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那些冒充医保局工作人员,以激活电子医保卡为名,骗取了上万名村民个人信息的大案!这可不是闹着玩的,32个犯罪分子因此获刑,咱们得好好聊聊这事儿。
村医通知,激活医保卡,竟然是陷阱?

去年五月,河南省邓州市陶营镇任营村的村民们收到了村卫生室村医的通知,说是要统一帮大家激活电子医保卡。听起来很正规,对吧?但你知道吗,这竟然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村民们按照通知来到村委会会议室,有“工作人员”统一帮他们激活医保卡。他们让你眨眨眼,张张嘴,然后告诉你,这就是激活医保卡的过程。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但事实上,这些“工作人员”已经悄悄地帮你开通了支付宝账号,而且这些账号都被倒卖给了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团伙。
医保局委托?原来是冒充!

村民们为什么会相信这个骗局呢?因为那个所谓的“工作人员”拿着邓州市医保局开具的介绍信,声称是受医保局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支付宝工作人员。听起来很官方,对吧?但事实上,支付宝公司根本就没有聘请这些人!
河南省邓州市公安局的民警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第三方工作人员,其实是一个由陈某丰、汤某等人组织的专业作案团伙。他们打着医保局或者社保局工作人员授权的幌子,下到村里面,说是给老百姓激活电子医保。但实际上,他们把支付宝也激活了,支付宝实名认证了。
上万村民个人信息被盗,成了转账洗钱工具人

这个犯罪团伙自2023年2月以来,在河南多个县市的农村地区,假借开通电子医保卡名义,骗取村民身份证和人脸信息,实名认证并解除转账限制后,再将账号出售给跨境赌博和洗钱犯罪团伙。为了避免被察觉,他们专门选择偏僻且年轻人少、老年人多的村庄下手。
据警方统计,该团伙在邓州市流窜的一个月时间里,已有近1500个支付宝账号涉嫌向境外洗钱组织转账,总金额超过一千万元,单笔最高转账金额六万多元。
犯罪团伙落网,32人获刑
2023年6月至8月,公安机关在全国多地将该团伙成员抓捕归案。该团伙将村民们的支付信息、社交账号等当作商品层层转卖到互联网黑灰产犯罪人员手中。为了博取地方医保局和村民的信任,该团伙还成立了一个科技公司,制作假冒的支付宝公司和医保局工牌。
最终,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陈某等32人有期徒刑,各并处罚金,并通过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警惕!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
这个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这个以激活电子医保卡为由骗取上万村民个人信息的大案,让我们看到了犯罪分子的狡猾和残忍。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