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国家监委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严查严纠行动,主要针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盲目“造景”项目。以下是此次行动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1. 行动背景:
国家监委坚持完善惩戒机制、强化监督纠治、通报典型案例一体推进,赴13个省区市开展明察暗访,重点检查“督检考”过多过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
2. 主要问题:
“政绩工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政绩,盲目上马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导致资源浪费。
“形象工程”: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过度追求外观和形式,忽视了实际使用效果和群众需求。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通过手机APP等形式,过度收集数据,增加基层负担。
3. 具体措施:
明察暗访:国家监委组织了多次明察暗访,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
公开通报:公开通报了32起典型案例,以警示各级领导干部。
4. 成果:
叫停和整改项目:各级监察机关共叫停、责令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严肃处理:例如,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因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求主干道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引发舆情。国家监委派员暗访、现场督办,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
5. 典型案例:
信阳市息县:要求主干道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引发舆情。国家监委派员暗访、现场督办,严肃处理了信阳市副市长、息县县委书记等9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原县委书记刘克文在农村道路两侧“刷白墙”,劳民伤财。
重庆市江津区:原区委书记程志毅对镇村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拖延搁置,导致水质逐年下降。
通过以上措施,国家监委有效遏制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盲目“造景”项目的蔓延,推动了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最近国家监委可是忙得不亦乐乎,严查严纠那些让人头疼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呢!你知道吗,他们竟然叫停整改了700多个盲目“造景”项目,这可真是给咱们基层减负的大好事啊!
一、国家监委出手,严打“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国家监委可是铁了心要整治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他们不仅完善了惩戒机制,还强化了监督纠治,还通报了32起典型案例,让那些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人无处遁形。
二、明察暗访,13个省区市全覆盖
国家监委可是不遗余力地开展明察暗访,他们去了13个省区市,严查那些“督检考”过多过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可是动真格的!
三、典型案例,让人瞠目结舌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竟然要求主干道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还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国家监委派员暗访、现场督办,严肃处理信阳市副市长、息县县委书记等9人,并在全国公开通报。
还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委原书记刘克文,他竟然在农村道路两侧刷白墙”,劳民伤财,这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重庆市江津区委原书记程志毅对镇村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拖延搁置导致水质逐年下降,也是被严肃查处。
四、专题片曝光,警示教育意义深远
贵州省纪委监委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反腐专题片《纵深推进—贵州正风肃纪反腐》的最后一集《守护民生福祉》在贵州卫视频道播出,片中披露了铜仁市碧江区委原书记陈代文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盲目铺摊子,搞面子工程”的相关细节。
陈代文在任碧江区委书记期间,一心只想为自己垒政绩”,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他引进的菇业项目、蛋鸡项目等,收益远不足支付融资利息和运营成本,导致项目烂尾,群众受损。
五、基层减负,让群众受益
国家监委的这些举措,可是让基层干部和群众受益匪浅。他们不再被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所困扰,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行动,可谓是深入人心。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坚决整治,让群众受益,让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