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今年成功应对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水过程,暴雨来袭,青海人民齐心协力
今年,青海省成功应对了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这次降水过程发生在9月3日至4日,全省根据气象预警提前转移了30余万危险区群众,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青海省在防洪减灾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实施防洪安全保障中长期规划和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等。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全省的防洪减灾能力。
此外,青海省还优化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制作发布时间缩短至2分钟,确保了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这些举措,青海省在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哇,你知道吗?今年青海的小伙伴们可是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水战”呢!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降水过程,竟然就在今年发生了。不过,别担心,咱们青海的勇士们可是成功应对了这场挑战,硬是把灾害降到了最低。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看看这场惊心动魄的“水战”吧!
暴雨来袭,青海人民齐心协力

9月3日至4日,青海省遭遇了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暴雨。这场暴雨来势汹汹,全省共有7个气象观测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达到大暴雨量级;164个站点的降水量超过50毫米,属于暴雨范畴;291个站点的降水量超过25毫米,为大雨量级。其中,大通娘娘山景区气象站记录到的最大降水量为133.8毫米,小时雨强达到了68.6毫米,打破了之前58.5毫米的历史纪录。
面对如此严重的暴雨天气,青海省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工作。消防、武警、公安干警等救援力量纷纷投入到抢险救灾中,确保了人员安全。
水利部门:筑牢江河安澜防线

在这次抗洪抢险过程中,青海省水利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聚力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刘泽军厅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监测预警及时有效,开展了89条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及时发布预警179期,成功应对了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水过程。”
此外,青海省还制定了《青海省防洪安全保障中长期规划》《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2023-2035年)》等,实施了9项主要支流、10项中小河流、46项山洪沟治理和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气象部门:精准预报,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在这次强降水过程中,青海省气象部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提前6天向省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汇报,定性此轮降水过程为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量级。提前24小时精准预报暴雨落区,成功预报实况降水最强的大通县城镇将有暴雨。
全省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息303期,其中暴雨红色预警信息27期、暴雨橙色预警信息21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前量达58分钟。气象部门严格落实“叫应”叫醒”机制,面向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高级别预警叫应”,促进防灾减灾关口前移。各级政府根据气象高级别预警转移群众23.4万人次,高影响地区采取停课、停工、停业等措施。
多部门联动,共筑安全防线
在这次抗洪抢险过程中,青海省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筑安全防线。消防、武警、公安干警等救援力量纷纷投入到抢险救灾中,确保了人员安全。同时,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也全力保障了受灾地区的基本生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省还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他们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青海省成功应对了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水过程。这场“水战”再次证明了青海人民的团结一心和顽强拼搏精神。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让我们为青海人民点赞,为他们的勇敢和坚韧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