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年来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9万件,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五年来,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9万件,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800余件。这些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今年1月至11月,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614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18件,涉嫌犯罪人数2520人。这些举措有效遏制了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件的高发态势你知道吗?最近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五年来,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9万件!这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么,这些案件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揭开神秘的面纱,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一、严打危险废物环境违法,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相关部门,连续五年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这场战斗,旨在守护绿水青山,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据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介绍,截至2024年11月,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9万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800余件。这些案件涉及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和处理危险废物,以及建筑垃圾跨省非法倾倒等问题。
这场专项行动,可谓是重拳出击、露头就打。今年1月至11月,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614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18件,涉嫌犯罪人数2520人。有效遏制了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件高发态势,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数智化转型助力执法,精准打击违法犯罪

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的战场上,我国生态环境部门还积极推动执法数智化转型。在苏州、青岛等地开展危险废物执法数智化试点工作,通过精准发现问题,形成20余个违法线索识别模型,推送涉危险废物违法线索。
这种数智化手段,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让违法者无处遁形。赵群英局长表示,通过试点,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国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检察机关助力,严惩破坏环境犯罪

除了生态环境部门的努力,全国检察机关也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共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3.6万余件5.9万余人,起诉13.3万余件22.5万余人。
检察机关聚焦盗采锂矿、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开展8个专项行动。同时,最高检还联合公安部、中国海警局印发《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证据指引》,发布相关典型案例,挂牌督办江西锂矿系列案件。
这些举措,有力地打击了破坏环境犯罪,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守护绿水青山
除了刑事打击,公益诉讼也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手段。五年来,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检察案件498件、行政检察案件62875件、公益诉讼案件394894件,办案数量均显著上升。
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守护海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项监督活动,集中力量打好重点领域损害公益问题的攻坚战、持久战。这些举措,让绿水青山得到了有效保护。
五、未来展望,共建美丽中国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我国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凝聚打击违法犯罪合力,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共建美丽中国,让子孙后代共享绿水青山。
五年来,我国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