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冬日施工忙,农田建设正当时
入冬以来,全国各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以下是各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具体进展和措施:
1. 江西省:
高安市:持续推动塘、池、库、渠网状相连,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南昌市新建区西山镇:地处丘陵,地势复杂,土地零散,被称为“巴掌田”“冷水地”。今年,新建区将这些山区地块纳入高标准农田整治范围,打破原有的小田界线,统一规划和整治,使“巴掌田”变成“丰收田”。
2. 广西宾阳县:
正在加快推动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工程建设。
3. 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
被誉为“塞外粮仓”,抢抓施工期,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统一规划、集中改造、连片开发,让零散地块变成规模经营。
4. 总体进展和展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工程,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建成面积超10亿亩,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计划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
5. 具体措施:
各地趁农闲时节,抢抓施工期,坚持新建和改造并重,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内容和要求,排好建设优先序,大力推进项目实施,提高农田设施化、数字化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各地正在不断提升农田的质量和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亲爱的读者们,你知道吗?最近我国各地都在忙乎一件大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我们的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农田革命”的精彩瞬间吧!
冬日施工忙,农田建设正当时

冬日的阳光洒在辽阔的田野上,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大屯镇的农田里,数十台大型机械正在忙碌地修复因洪水受损的高标准农田。这里的农民兄弟们抢抓冬季施工黄金期,为的是确保2025年春耕顺利开展。而在黑龙江双鸭山集贤县,当地采取两班倒的机制,加快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在年底前全面竣工。目前,黑龙江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的近六成。
小田变大田,农田格局焕然一新

在湖北阳新县陶港镇,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原本分散的700多块“巴掌田”正在被整合成20多处整片田。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农田看起来更整齐,更重要的是,它为农机上山创造了条件。而在贵州,今年计划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260万亩。在仁怀市青草坝村,当地正在依据地势将农田化零为整,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渠相通、路相连,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江西各地入冬以来,加快推进20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高安市持续推动塘、池、库、渠网状相连,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广西宾阳县正加快推动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工程建设。今年,国家通过增发国债、中央财政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162万亩。目前,广西已经完成建设超146万亩。
赣州:藏粮于地,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在江西赣州,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各种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开展田埂修整、挖沟开渠作业。今年会昌县积极统筹国债资金,累计投资5400多万元用于改造提升1.8万亩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
在石城县,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同时优化田、水、路综合整治和科学配套,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全南县中寨乡田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成片平整的农田已见雏形,挖掘机在田间地头抓紧作业。
高标准农田,助力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