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民吃饺子过冬至,饺子盛宴,传承千年
在宁夏银川,冬至这一天市民们会通过吃饺子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冬至,又称“冬节”,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银川市民会扶老携幼,前往饺子馆享用美味的饺子,共同欢度“冬节”。
此外,银川还有独特的冬至习俗,称为“头脑”。在这一天,市民们会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这种汤由羊肉、蘑菇、粉条、韭黄等多种食材制成,色彩丰富,香气扑鼻,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银川的冬至庆祝活动不仅限于家庭,社区和政府也会组织各种活动。例如,西夏区卫生健康局联合朔方路街道计生协在宁安巷社区开展了“冬至寒意浓 服务暖人心”主题活动,为计生特殊家庭送上温暖和关怀。宁夏图书馆还举办了“悦读进万家传统节日里的风雅中华之‘冬至大如年’”文化体验活动,让参会家庭在重要节气中收获满满。
冬至在银川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充满温情和欢乐的日子,市民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这个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宁夏银川,冬日里的暖意饺子宴
想象当北风呼啸,雪花飘落,你走进宁夏银川的街头巷尾,会发现这里的人们正欢聚一堂,共享着一道独特的美食——饺子。没错,这就是宁夏银川过冬至的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暖意的节日,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韵味。
饺子盛宴,传承千年

冬至,又称冬节,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传统节日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而在宁夏银川,人们有着独特的冬至美食——饺子。
据史料记载,宁夏银川的饺子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古时候,北方地区的人们为了驱寒保暖,便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如今,这一习俗已经传承了数千年,成为了银川市民心中不可或缺的节日美食。
羊肉粉汤饺子,香辣可口

在银川,冬至的饺子并非普通的饺子,而是独具特色的羊肉粉汤饺子。这种饺子以羊肉和蘑菇为主要食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等,香气扑鼻,味道香辣可口。
羊肉粉汤饺子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首先,将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
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羊肉粉汤饺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寓意吉祥,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寄托。
冬至习俗,温馨满满

在银川,冬至的习俗丰富多彩。除了吃饺子,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
例如,冬至这天,银川市民会扶老携幼,一起去饺子馆品尝美味的饺子。在饺子馆里,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此外,还有许多家庭会选择在家包饺子,共同度过一个温馨的节日。
在银川,还有一句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句民谣道出了冬至吃饺子的重要性。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能驱寒暖胃,还能感受到家人之间的关爱。
文化体验,传承民俗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冬至文化,宁夏银川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
例如,宁夏图书馆举办的“冬至大如年”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活动现场,人们可以了解到冬至的起源、传说以及节日习俗,还可以亲手制作与冬至相关的剪纸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宁夏义工志愿服务联合会还开展了“雷锋饺子计划”活动,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送去饺子和关爱。这些活动不仅让市民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宁夏银川的饺子盛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暖意的节日,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韵味,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