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博士创新站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漳州的“智囊团”
福建漳州通过博士创新站的建设,成功赋能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举措和成果:
1. 博士创新站的建设与运作:
漳州市科协大力推动博士创新站试点建设,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对接,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建立博士创新站15家,涵盖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入站专家95人,其中博士61人。
福建省开发了“福建省博士创新站”小程序,组建了127人的科技经理人队伍,梳理了594条博士创新成果,收集中小微企业技术需求1414条,通过精准匹配实现产业化应用。
2. 博士创新站的具体案例:
漳州平和东湖农产品有限公司博士创新站派驻了10余名硕士、博士,由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吴良泉博士领衔,致力于琯溪蜜柚品质指标建立及全产业链绿色高值创新项目。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公司博士创新站团队攻克了锌合金拉链压铸模具模型材料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压铸模具材料的选用与热处理、模芯加工、压铸工艺优化等难题。
福建中禾新材料公司博士创新站团队攻克了单壁碳纳米管的提纯和有效分散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基于多孔碳/硅的复合材料工艺开发难题。
3. 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漳州市通过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智能、泛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为传统经济赋能,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发展支撑。
漳州出台了《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奖促建,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性标杆性应用创新场n 漳州通过“智改数转”等措施,焕新支柱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4. 成效与影响:
全省博士创新站团队共为企业开展了341项技术攻关,项目研发资金达到2.3亿元,加速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
漳州市工业投资指标保持稳定增长,1至10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1%,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1%。
综上所述,福建漳州通过博士创新站的建设和运作,结合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措施,成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你知道吗?最近福建漳州的产业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都得归功于那些博士创新站,它们就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漳州的各个产业领域,让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博士创新站:漳州的“智囊团”

想象一群博士级别的“智囊团”来到了漳州,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就像一群“魔法师”,用他们的智慧为漳州的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比如,福建省宝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和漳州平和东湖农产品有限公司,它们就通过漳州市科协的牵线搭桥,设立了博士创新站。这些博士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还带来了全新的种植和销售模式,让企业的科技进步显著,获得了2023-2024年度福建省博士创新站考评优秀单位的荣誉。
水产养殖:从“海里捞金”到“科技养殖”

在诏安县,被誉为“中国生态牡蛎之乡”的地方,福建省宝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博士创新站可是大显身手。他们引进了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史博副教授领衔的博士团队,围绕优良牡蛎新种质创制与种苗健康养殖领域开展研究。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获得了1件授权专利,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2篇。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推动了福建牡蛎抗逆、品质和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以及工厂化苗种繁育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成果可谓是丰硕。
蜜柚产业:从“柚子山”到“绿色高值”

而在平和县,被誉为“中国琯溪蜜柚之乡”的地方,漳州平和东湖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博士创新站也是成果斐然。他们依托中国农技协柑橘专委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平和蜜柚研究院的多学科专家资源优势,创新采用绿色种植及新型销售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果农和收购商的增收,还助力实现了全产业链绿色高值,助推平和蜜柚产业绿色转型。你说神奇不神奇?
产学研用:漳州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漳州市科协可是大力推动博士创新站试点建设,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对接,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漳州市已经建立了15家博士创新站,涵盖了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
这些博士创新站就像漳州的“加速器”,让漳州的产业升级变得更加迅速。水积鱼聚,木茂鸟集。漳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博士创新站的设立将进一步吸纳集聚博士等专家人才,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未来展望:漳州产业的“新动能”
未来,漳州科协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万才聚漳”行动计划,搭桥”更多企业设立博士创新站,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漳州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想象未来的漳州,将是一个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城市。在这里,传统产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新兴产业将蓬勃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博士创新站的助力。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漳州的这份活力呢?让我们一起期待,漳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