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凯到上海” 钱凯港开启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跨越太平洋的相遇
钱凯港(Chancay Port)是位于秘鲁利马大区钱凯湾内的一个深水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该港口的建设和运营对中秘及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钱凯港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1. 地理位置: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80公里的钱凯湾内,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是秘鲁和拉丁美洲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
2. 建设规模:一期工程包括4个码头泊位,港口最大水深达17.8米,能够停靠1.8万标准箱(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吞吐能力为近期每年100万标准箱,远期每年150万标准箱。
3. 运营效益:钱凯港的运营将显著缩短从南美洲到亚洲市场的货物运输时间。例如,秘鲁到中国的海运时间将从35天缩短至25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此外,港口的运营每年将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收入,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4. 辐射范围:钱凯港不仅服务于中国和秘鲁,还将辐射到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岸的美国,为这些国家提供新的海运选择。
5. 智慧港口:钱凯港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管理系统,提升了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环保水平。
钱凯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贡献
钱凯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的标志性项目,通过优化航线管理和建设运营,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新的通道,进一步巩固了秘鲁衔接陆海、联通亚洲和拉美的门户地位。其开港试运营后,通过开通“上海港-钱凯港”两条集装箱直航航线,将秘鲁到中国的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
钱凯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提升了秘鲁的物流能力和经济收益,也为中秘和中拉之间的贸易合作开辟了新的通道,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其作为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的开启穿越太平洋的友谊之舟:从钱凯到上海,钱凯港开启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
想象一艘载满秘鲁蓝莓的货轮,从遥远的钱凯港出发,穿越浩瀚的太平洋,最终抵达繁华的上海。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航行,而是中秘两国友谊的见证,更是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启航。
友谊之舟:跨越太平洋的相遇

钱凯港,一个听起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它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80公里处,背靠南美大陆,面朝太平洋。而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两座港口,相隔太平洋,地理位置相距遥远,却因太平洋的连接,彼此不断靠近。钱凯港的开通,让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也让两国人民的心更加贴近。
繁荣之路:缩短距离,降低成本

在钱凯港开通之前,秘鲁与亚洲或大洋洲之间的货物运输,需要通过中北美洲运输。而钱凯港的开通,让从南美洲出口至亚洲市场的货物运输时间从35天缩短至了25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这不仅为秘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让更多来自秘鲁的优质农产品,如蓝莓、牛油果等,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到达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共赢之路:中秘合作的典范

钱凯港的开通,是中秘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它不仅缩短了中秘之间的距离,更促进了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钱凯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为秘鲁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同时,中国企业在钱凯港的建设和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秘鲁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智慧港口:引领未来
钱凯港是一座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它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了港口装卸的全自动化操作。员工只需坐在控制台前,通过电脑控制系统,就能完成数百吨甚至上千吨集装箱的装卸任务。
此外,钱凯港还采用了大量的电动智能驾驶集卡,这些车辆由精准的卫星导航和云端算力引导,自动优化行驶路线,高效完成货物运输。
新时代的印加古道:书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从钱凯到上海,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合作之路。它见证了中秘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也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魅力。
钱凯港,这座新时代的印加古道,正引领着中拉贸易往来新通道的诞生,书写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