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户”?多家银行回应,银行“被指”擅自开户
关于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户”的问题,多家银行已经做出了回应。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开户条件:多家银行明确表示,不会在用户未预约的情况下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如果用户没有预约,银行不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开通账户。
2. 自动开户原因:银行解释,有些用户可能在参与某些平台活动时,提前填写了个人资料并预约了个人养老金开户,时间久了可能忘记。此外,单位也有可能为员工集体开设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3. 销户方法:如果用户不想使用个人养老金账户,建议尽快销户。用户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开户行进行线下销户。
4. 开户数量限制:每个人只能开通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如果只是开户但没有激活,可以进行销户。
5. 营销活动:银行在推广个人养老金账户时,可能会通过一些营销活动吸引用户参与,如填写资料送礼品或开通领现金红包等,用户参与后银行可能会默认为其办理开户。
6. 投诉情况:在投诉平台上,有大量用户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涉及多家银行。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疑问,建议直接联系相关银行的客服进行咨询。最近有个事儿闹得挺大,就是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户”了!这事儿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咱们一起来聊聊吧。
银行“被指”擅自开户

话说,最近有不少小伙伴发现,自己名下突然多了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这可真是让人一头雾水。有人甚至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账户是怎么被开的呢?这不,西安的郝予安就因为这事把银行告上了法庭。
原来,郝予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某银行支行擅自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他觉得自己被侵犯了知情权,于是将银行告上了法庭。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认为,银行在为郝予安开立养老金账户时,未尽到全面审查义务及告知义务,存在一定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法院判决被告某银行西安太华路支行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郝予安经济损失5000元。
储户:银行与居委会合作开通账户

郝予安说,今年5月份,他偶然发现自己名下多了一张某银行的银行卡,而且这张卡已经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经过多方了解,他得知,这张卡是其所在未央区某社区居委会与该行西安太华路支行签订《批量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协议书》后,由这一营业网点根据社区提供的居民身份信息,为社区居民办理的。
“我没有授权居委会代办相关事宜,并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举报了此事。”郝予安说。
银行:不预约不会开通

那么,银行方面又是怎么回应的呢?记者拨打了多家银行的客服电话,均被告知:如果用户没有预约,银行不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兴业银行人工客服表示,之前客户可能在支付宝等平台上参与了一些活动,提前把个人资料录进去,参与个人养老金预约开户,然后时间又太久了,有些客户就记不清楚了。
建设银行人工客服称,此前有过填写资料送礼品或者开通领现金红包等线下线上活动,客户只要参与了,银行近期就默认为其办理了开户。
开户后不使用是否会产生相关费用?
最近,收到类似咨询的人可不少,也有不少客户担心开户了之后会不会有什么损失。
建行表示,开通了账户之后,必须本人操作才能存钱进去,不会被强行转存。
中行表示,如果不做任何操作,银行也不会额外收取任何费用。
开户后未激活,如何进行销户?
对于已经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用户,如果想销户,应该怎么操作呢?
银行提示,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每个人只能开通一个,如果只是开户,并没有激活,那么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开户行进行线下销户。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财富顾问郎朗表示,如果客户想销户,需要带上本人的身份证件,到开户银行就近网点就可以进行处理,不能通过客服电话、手机银行或者线上的渠道进行处理的。
业内人士:开户不是目的,应优化服务便利用户
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个人养老金营销持续加码,此类被开户的投诉日益增多,背后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记者也采访了业内人士。
业内人士表示,开户不是目的,银行应该更加注重优化服务,便利用户。比如,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开户,减少用户跑腿的麻烦;同时,加强对开户流程的监管,确保用户知情权得到保障。
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户”一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希望银行能够加强自律,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个人养老金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