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企看发展丨“技术控”曹宇中:打造中国自己的“国民经济心脏”,曹宇中的创业之路
曹宇中是一位在工业母机行业打拼了40多年的“60后”企业家,现任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一直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中国工业母机(机床)行业的发展,被誉为“技术控”。
在曹宇中看来,工业母机作为“国民经济心脏”,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他强调,中国能否打破技术壁垒,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产业升级的进度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曹宇中在1996年国内下海创业热潮中,凭借在机床厂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与刘翔雄、赵泽明一起辞职,开启了创业之路。他领导的华辰精密装备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致力于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寻求更高效、更灵活、更智能的生产方式。
曹宇中认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将迎来新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机会,工业母机相关行业也将向着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他的努力和成就,不仅见证了中国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产业变革,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走进民企看发展:曹宇中与他的“国民经济心脏”
想象一个看似平凡的理工男,却能在机床行业深耕40多年,不仅打造出行业龙头,还助力中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让人好奇不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认识这位“技术控”——曹宇中,看看他是如何用双手打造出中国自己的“国民经济心脏”。
从技术男到行业领军者:曹宇中的创业之路

1962年,曹宇中出生于贵州黔南州惠水县,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贵州险峰机床厂,开始了他的机床生涯。在那个机床行业规模化生产的年代,曹宇中与刘翔雄、赵泽明成为了同事,三人志同道合,共同见证了国内机床工业的起步与成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我国机床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被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所垄断。曹宇中敏锐地察觉到,作为“国民经济心脏”的工业母机(机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打造出自己的民族品牌,打破技术垄断?
1996年,国内下海创业热潮兴起,曹宇中与刘翔雄、赵泽明毅然辞职,凭借在机床厂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开启了创业之路。他们从零星小单开始,逐渐打开市场,立志要做中国自己的高端轧辊磨床,树立行业的民族品牌。
三级跳,打破技术围堵:华辰装备的崛起

曹宇中深知,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华辰装备从成立之初,就专注于技术研发,凭借40多年的技术沉淀,在精密磨削装备领域拥有了超百项核心技术,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内轧辊磨床的进口替代。
2003年,华辰装备将事业拓展至江苏昆山,开始专注于研发制造数控轧辊磨床设备。2007年,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国内的行业龙头,并成功上市。
曹宇中带领华辰装备实现了从江苏省“小巨人”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再到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三级跳。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技术为先,带领团队攻克了高速重载的精密磨削技术,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民企发展,助力国民经济:曹宇中的担当

曹宇中深知,民营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他的带领下,华辰装备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曹宇中这样说。在他的努力下,华辰装备成为了民营经济的典范,为其他民营企业树立了榜样。
未来可期:曹宇中的梦想与展望
站在新的起点上,曹宇中信心满满。他认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将迎来新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机会,工业母机相关行业也将向着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们要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而努力。”曹宇中说。
走进民企看发展,我们看到了曹宇中与华辰装备的成长历程,也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相信在像曹宇中这样的企业家带领下,中国民企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