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山东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1%,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山东的蓝色宝藏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山东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1%,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数据表明,海洋经济已成为山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且山东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探秘山东海洋经济的蓝色奇迹:前三季度贡献率高达21%
你知道吗?在我国的东部沿海,有一个省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它就是山东。最近,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前三季度,山东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惊人的21%!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蕴藏着山东海洋经济的无限潜力与活力。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山东的蓝色宝藏

山东,这片拥有3505公里海岸线的土地,是我国海洋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这里,海天一色,碧波荡漾,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黄金宝地。
转型升级,山东海洋经济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山东积极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一个个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山东海洋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级海洋牧场,耕海牧渔的“蓝色粮仓”

在山东,国家级海洋牧场已经建成了72家,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首位。这些海洋牧场就像一个个“蓝色粮仓”,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走在海边,你不仅能看到成群的鱼儿在水中嬉戏,还能感受到海洋牧场带来的经济效益。
大国重器,山东制造闪耀世界舞台
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山东企业不断攻克关键技术,产品覆盖海洋勘探、开采、运输、风电等多个领域。蓝鲸1号、国信1号等大国重器,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让“山东制造”闪耀在世界舞台。
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的强大引擎
山东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与创新平台。这些科研机构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港口实力跃升,山东海洋经济腾飞
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近五年连跨5个亿吨级台阶,2023年达到19.7亿吨,位居中国沿海港口首位。青岛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等大型综合性枢纽港区的建成,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跨国合作,山东海洋经济走向世界
山东近年来持续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港澳山东周等活动,促进海洋领域双向投资。涉海产品进出口达3712.2亿元,船舶出口额282.7亿元,同比增长148.6%,造船业新增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处于历史高位。
展望未来,山东海洋经济前景广阔
到2027年,山东力争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到2035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文化繁荣、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海洋强省。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山东海洋经济,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