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保险诈骗犯罪呈现犯罪手段加速变异等四大特点,关于开展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的工作报告
根据公安部在2025年1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的通报,当前保险诈骗犯罪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 传统类型犯罪仍然突出:车险、人身意外险等传统保险类型的诈骗犯罪仍然较为普遍。不法分子有的通过裹挟行业、机构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作案,有的通过专业“碰瓷”、多次制造“高档二手车”等方式进行诈骗。
2. 犯罪手段加速变异:为应对金融监管和逃避刑事打击,不法分子的保险欺诈手法不断升级迭代。常见的手段包括虚构事故、夸大损失、冒名顶替、虚假销售等。这些手段不断变异翻新,使得防范和打击更加困难。
3. 新型险种诈骗高发:新型险种如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运费险、退货险等成为新的诈骗目标。这些新型险种的诈骗犯罪高发频发,呈现出由传统险种向全保险业态蔓延的态势。
4. 骗保种类持续增多: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骗保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除了传统车险、人身意外险外,还包括各类财产险、健康险等。这些新型险种的诈骗手段多样,增加了防范和打击的难度。
这些特点表明,保险诈骗犯罪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公安机关将继续推动完善监管制度,堵塞经营制度漏洞,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探索依法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的新模式你知道吗?最近公安部可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发现保险诈骗这事儿,可真是越来越“花哨”了!不信?那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一、传统险种仍是“香饽饽”

说起保险诈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车险和人身意外险。没错,这两种险种依然是犯罪分子的“心头好”。他们有的勾结行业内部人员,有的通过“专业碰瓷”制造事故,更有甚者,为了骗取高额意外险理赔金,竟然故意伤害他人。这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二、犯罪手段升级,险种“花样百出”

你以为这就完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为了应对金融监管和逃避刑事打击,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可是越来越“高明”了。他们虚构事故、夸大损失、冒名顶替、虚假销售,手段层出不穷。而且,新型险种诈骗犯罪也层出不穷,从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到运费险、退货险,几乎涵盖了整个保险业态。
三、团伙作案,职业化趋势明显

保险诈骗犯罪,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小打小闹”。如今,犯罪主体职业化、作案团伙化趋势明显。他们涉及投保、经纪、理赔业务全流程,职业涉及汽修、医疗、鉴定、评估等各个环节。这些人,简直就是“一条龙”服务,让人防不胜防。
四、隐性欺诈风险,暗流涌动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那可就太小看这些犯罪分子了!他们还玩起了“隐秘”的欺诈手段。一些不具备保险业务资质的实体或空壳公司,打着“统筹服务”、“安全互助”等旗号,诱导客户购买伪假保险产品。他们频繁更换经营地点,规避监管,简直是无孔不入!
五、公安部出手,重拳打击
面对如此猖獗的保险诈骗犯罪,公安部当然不会坐视不管。2024年4月至11月,公安部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他们发起全国集群战役40余次,依法立案查处保险诈骗犯罪案件1400余起,打掉职业化犯罪团伙300余个,涉案金额累计15亿余元。这可真是给那些犯罪分子来了个“当头棒喝”!
六、防范提示,守护你的“钱袋子”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防范保险诈骗呢?公安部给出了四点建议:
1. 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险。
2.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信息安全准确。
3. 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机构,降低被欺诈风险。
4.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记住这四点,让你的“钱袋子”更加安全!
保险诈骗犯罪手段加速变异,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就能有效守护自己的财产安全。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打击保险诈骗犯罪,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