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宏转战权益惨败!鹏扬基金频变阵,戴杰能否引爆“鲶鱼效应”?,换血能否带来新生
赵世宏在转战权益投资后表现不佳,未能达到预期,这反映出鹏扬基金在权益投资人才储备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赵世宏在大成基金期间主要管理固收类产品,表现优异,但在鹏扬基金转型管理权益类产品后,业绩大幅下滑,如鹏扬景升混合A近1年回报为29.4%,近3年回报为37.13%,分位排名均在后5%。
鹏扬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困境不仅体现在赵世宏的转型失败上,还包括其他多只权益类基金的业绩不佳。例如,鹏扬医疗健康混合A在2023年10月成立后,截至2024年12月25日,年内净值下跌约7.8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后。此外,鹏扬基金的多只产品发布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显示出管理规模在清盘线边缘徘徊。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鹏扬基金近年来频繁引入外部“资管业资深人士”加盟,试图通过“鲶鱼效应”提升权益投资能力。2023年,戴杰、马超、张勋等基金经理加入鹏扬基金,戴杰在汇安基金管理期间表现出色,管理的汇安丰泽基金取得了230.11%的涨幅,年化回报为20.52%。2024年12月25日,鹏扬基金发布公告,增聘戴杰为鹏扬竞争力先锋一年持有的基金经理,希望借此提升该基金的业绩表现。
尽管引入了多位资深基金经理,但鹏扬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转型仍面临挑战。公司内部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和业绩不佳,使得产品的稳定性受到质疑,投资者信心不足,新基金发行也遭遇失败。
综上所述,赵世宏在权益投资领域的失败反映了鹏扬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短板,尽管公司通过引入外部基金经理尝试改善,但成效尚不显著,未来的发展仍需观察。最近基金圈可是热闹非凡呢!咱们就来聊聊鹏扬基金的那点事儿,尤其是那位从固收领域转战权益投资的赵世宏,还有新加盟的戴杰,他们能否在基金江湖掀起一阵“鲶鱼效应”呢?
赵世宏的权益投资之路:从固收到权益的华丽转身
赵世宏,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这位在证券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将,曾经是固收领域的佼佼者。在大成基金的那几年,他管理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业绩那叫一个亮眼。就拿大成景利来说,他在任期内取得了16.10%的回报,年化回报率高达6.65%,同类基金中排名前20%。
就在大家以为赵世宏会在固收领域继续深耕的时候,他却突然宣布转战权益投资。这一转变,让不少业内人士都感到意外。毕竟,从固收到权益,这可不是简单的领域切换,而是需要全新的思维和策略。
鹏扬基金的权益投资困境:换血能否带来新生

赵世宏加入鹏扬基金后,开始管理偏股混合型产品,包括鹏扬数字经济先锋、鹏扬竞争力先锋一年持有以及鹏扬丰融价值先锋一年持有。这些产品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成立以来无一例外回撤幅度巨大,尤其是鹏扬竞争力先锋和鹏扬丰融价值先锋,还都设有一年的持有期,基民投资者大部分都深陷亏损的泥潭。
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鹏扬基金在权益投资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短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鹏扬基金开始大换血,戴杰、马超、张勋等一批新晋基金经理纷纷加入。
戴杰的加盟:能否引爆“鲶鱼效应”

戴杰,复旦大学数学硕士,这位在基金行业打拼多年的老将,曾在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担任数量分析师和投资经理,后来又加入汇安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汇安丰泽取得了230.11%的涨幅,年化回报为20.52%,在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
戴杰加入鹏扬基金后,任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并陆续担任鹏扬成长先锋、鹏扬成长领航等产品的基金经理。这次,他还将与赵世宏共同管理鹏扬竞争力先锋一年持有。
那么,戴杰的加盟,能否为鹏扬基金带来“鲶鱼效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鹏扬基金的未来:能否走出困境

鹏扬基金在权益投资领域的困境,已经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这次大换血,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如果戴杰等人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实力,或许真的能够为鹏扬基金带来新生。
当然,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毕竟,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时的成败并不能代表一切。我们期待鹏扬基金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走出困境,实现新的突破。
赵世宏的转战权益惨败,鹏扬基金的频变阵,戴杰的加盟,这一切都让我们对基金江湖充满了期待。让我们一起关注鹏扬基金的未来,看看他们能否在这场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