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稿)浙江2024:“新变量”激发共同富裕“新气象”,农创客的“新活力”
2024年,浙江省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总量和增长:
2024年,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9万亿元,达到9.01万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
2. 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产业增加值258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48万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5.28万亿元,增长5.1%。
3. 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
粮食产量650.2万吨,实现“九连增”;工业增加值增长6.9%,对GDP增长贡献2.3个百分点。
4. 市场需求和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万亿元,同比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4%,其中项目投资增长7.1%。
5. 对外贸易:
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分别比上年增长7.4%、9.5%和1.9%,稳居全国前列。
6. 高质量发展:
新设企业和个体户162.5万户,年末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1095.2万户;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9.4%。
7.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持续推动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共同富裕领域国家改革试点7项,10项示范区典型经验获国家发文推广;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3左右。
8. 城乡融合发展: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和美乡村覆盖率达51.7%;支持山区县做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支持海岛县完善“一岛一功能”布局体系。
9. 民生保障: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社会保障、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等,以十方面民生实事回应民生关切。
通过这些举措,浙江省在2024年进一步巩固了经济基础,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城乡融合,并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2024年的脚步悄无声息地走远了,但浙江的2024年可真是热闹非凡呢!这一年,浙江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用“新变量”激发出了“新气象”。咱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一年,浙江是如何在变化中求发展的吧!
农创客的“新活力”

在杭州建德的山峰村,有个叫蒋中乐的农创客,他今年在农场里引进了亚热带水果种苗,蓝蜜西梅、香水红柚等,试种成功后,土地亩均产出提高了近三分之一。蒋中乐说:“我们要在有限的农田里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这不,农创客从6.2万人增至近8.4万人,其中90后、00后超半数,创业领域涉及浙江土特产全产业链。他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成为了浙江乡村的重要活力源。
缩小城乡差距,共富路上“人”是核心

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共同富裕,人可是核心因素。浙江持续推进10万农创客培育工程,并完善全方位支持体系。比如,建设100个现代化农创园、500个农创客共富基地,为农创客提供项目孵化、技能提升等一站式服务;推行专家创客团队农户“组团创业”机制,助农创客“更多进村”、“更快起跑”。
土特产“强不强”,关乎农民“富不富”

土特产“强不强”,关乎农民“富不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编制了土特产“全产业链图谱”,推动食用菌、湖羊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围绕地方猪、杨梅酒等土特产“出台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目前,浙江建成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126条,产值3216亿元。
共富工坊,家门口的“新秘方”
在金华武义的一家食用菌企业,做香菇采摘的村民周翠花说:“我们现在每个月收入有四千多元,比之前多了不少。”武义正以乡村土特产“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周翠花所在的食用菌企业通过打造“菌光互补”香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双百共富”乡村振兴产业园,每年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00多人次,增加农民收入约350万元。
共富路上,公共服务“七优享”
缩小城乡差距,浙江还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上持续发力。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投入等,该省农村等级公路比例达100%,5G网络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建成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2782个。
共富故事,折射创新探索
2024年,浙江瞄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又扎实干了一年。什么是共同富裕?古语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意思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富裕,指的是人民富裕。怎么推进共同富裕?马克思曾说,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2021年,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彼时的浙江,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实践中,浙江锚定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并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统领牵引缩小三大差距。
民营经济,焕发“新气象”
2024年正进入尾声,这一年,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分别以106家、109家和19家上榜企业的数量拔得“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三张榜单的头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这份“大满贯”的成绩单,折射出浙江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全球开拓和精神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来的“新气象”。浙江民营经济向上生长的韧劲来源于向“新”而行的冲劲。今年以来,浙江把“创新”置顶,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共同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展望未来,共富路上再出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迈向共同富裕,把好“公平”之秤,农村谓之关键。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浙江将完善“141X”乡村规划体系,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乡村覆盖率达60%以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土特产“富”全链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县域连接着城与乡,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点。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24年,浙江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达62.1%。今年,该省将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滚动推进重大项目500个以上,支持县城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