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永稳守耕地红线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黼黻絺绣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在稳守耕地红线和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相关措施的:
1. 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江永县坚持党政同责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扎实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确保全县耕地的数量长期稳定、质效不断提升。
2. 推行“田长制”:
江永县出台了《江永县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田长的江永县田长制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巡田常态化,并建立了“田长制 纪委问效”机制,确保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位。
3. 高标准农田建设:
江永县实施了高标准农田项目,累计建成16.96万亩高标准农田,并深化万亩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千亩和百亩以上的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完善灌溉、排水、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土地适耕性和耕地地力。
4. 生态修复与保护:
江永县通过因地制宜开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明确将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到实处,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0.2万亩,上报国务院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是66.2万亩。
5. 粮食生产与丰收:
江永县2024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6.94万亩,完成率102.4%;产量15.2万吨,完成率117.8%,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
6. 专项治理与整改:
江永县有序开展三湘护农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行动,对省田长办通过卫星监测下发的耕地减少问题进行了整改,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江永县不仅守住了耕地红线,还确保了粮食安全,为全县乃至全省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你知道吗?在湖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一个叫做江永的地方,它正用特别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饭碗田”,那就是——稳守耕地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想象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金黄的稻田上,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这就是江永县给我们的承诺,也是他们对未来粮食安全的坚定信念。
五包责任制:守护每一寸土地

走进江永,你会看到一幅幅忙碌的景象。这里,县里的领导们包乡镇,乡镇的领导班子包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包组,党员干部包农户,农户包丘块,形成了一个“五包责任制”的严密网络。32个成员单位共同推进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产,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精心的呵护。
千亩水稻示范基地:丰收的喜悦

在江永,有一个千亩水稻示范基地,那里的水稻长得格外旺盛。每当丰收的季节来临,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人忍不住想品尝一口这大自然的馈赠。这就是江永县坚持保护优先,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成果。
网格化管理:让耕地保护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江永县推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监管实现全覆盖。34.55万亩耕地划片管理,按行政单位结合实地情况划分为130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县乡村三级田长,公示网格公示牌公示田长职责、工作任务、工作办法等内容。这样的管理,让耕地保护红线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
撂荒地治理:让良田变粮田
江永县还采取了代为耕种、流转土地集中耕种等多种形式,开展撂荒地治理等耕地非粮化治理和耕地非农化整改。他们坚决制止新增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发生,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高标准农田项目:让农田更“强壮”
为了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江永县深化万亩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千亩和百亩以上的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他们完善灌溉、排水、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3.32万亩,累计建成16.96万亩。这样的努力,让农田变得更“强壮”,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田长制:让耕地保护成为常态
在江永,田长制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他们出台了《江永县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田长的江永县田长制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巡田常态化,并建立了田长制纪委问责的督查考核机制。这样的制度,让耕地保护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江永县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业大县在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每一寸土地,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粮食安全屏障。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为江永县点赞,为他们的努力喝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永县的“饭碗田”一定会更加丰收,为我们的餐桌提供更多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