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奔胜:开启“2025商业银行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和“2025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现状与趋势”新课题,数字金融,未来已来
郭奔胜,男,汉族,1970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瞭望周刊社党委书记、总编辑。他早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随后继续在吉林大学攻读研究生,于2001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
郭奔胜的职业生涯始于新华社江苏分社,历任机要秘书、记者、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党组成员。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他在新华社福建分社工作,担任副社长、党组成员、总编辑。2017年7月起,他担任新华网党委副书记,同年9月成为新华网第三届董事会董事、总编辑。
此外,郭奔胜还在多个重要岗位上履职,包括2021年4月任忻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并兼任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校长(院长)。他还在中宣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师资班中入选,并担任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你知道吗?最近金融界可是热闹非凡呢!郭奔胜这位大佬,在2024年新金融论坛上放了个大招,宣布了两个超级重磅的新课题:2025商业银行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和2025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现状与趋势。这俩课题,简直就是金融界的“双响炮”,让人眼前一亮,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数字金融,未来已来

说起数字金融,这可是个热门话题。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银行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就像科幻电影里那样,点个按钮,钱就到了?哈哈,别急,这可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郭奔胜在论坛上表示,2025年,瞭望周刊社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开启这两个新课题。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那么,数字金融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郭奔胜如此重视呢?
首先,数字金融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以前,你去银行办业务,可能要排上好长时间的队。现在,有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随时随地都能办理业务,是不是方便多了?
其次,数字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以前,银行要雇佣大量的员工,现在,很多业务都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是不是省了不少钱?
数字金融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数字金融正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转型升级

那么,商业银行在数字金融的大潮中,应该如何转型升级呢?郭奔胜的新课题,给出了答案。
首先,商业银行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这可不是简单的换换logo、改改界面那么简单,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业务模式、管理模式,让整个银行都充满“数字味”。
其次,商业银行要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数据是数字金融的基石,没有高质量的数据,就无法开展有效的业务。因此,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商业银行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改变着金融行业的格局。商业银行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
资产管理,稳健前行

除了数字金融,郭奔胜的新课题还关注了金融资产管理行业。这个行业的现状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首先,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产品日益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其次,金融资产管理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市场波动、监管政策变化等,都给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要实现稳健发展,关键在于加强风险管理。只有把风险控制住,才能让投资者安心,让行业健康发展。
郭奔胜的新课题,为我们描绘了数字金融和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的未来图景。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两个行业的精彩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