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企业年金未来的发展实际上在扩大覆盖面和提高质量方面还都有很强、很大的空间和机会,从无到有的华丽蜕变
曹勇提到,企业年金未来的发展在扩大覆盖面和提高质量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和机会。以下是关于企业年金未来发展的详细:
扩大覆盖面
1.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参与:
未来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的重点将转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甚至包括跨单位边界的群体。
目前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较小,特别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中西部企业的参与率较低,这导致了公平性问题。
2. 政策弹性和灵活性:
提高政策弹性,放宽企业年金的具体条件,降低准入门槛,探索企业年金的自动加入机制。
建议在企业年金中引入“自动加入”机制,以实现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均衡发展。
3. 立法和政策支持:
提高二、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建议在企业年金中引入“自动加入”机制,并在第三支柱养老金顶层设计中引入二、三支柱间自由转换、个人账户。
建议取消建立企业年金的三个门槛、取消企业缴费子账户和企业账户、取消企业缴费归属期和归属额限制、提高支取灵活性、引入“准自动加入”机制。
提高质量
1.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对企业年金服务的宣传和调研,密切关注用人单位需求,提高企业年金服务质量。
完善企业年金政策,加强宣传和调研,密切关注用人单位需求。
2. 政策激励和支持:
研究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向半强制性乃至强制性过渡,完善领取阶段计税政策,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激励和倾斜。
建议提高税优比例,以鼓励更多企业和职工参与企业年金。
3. 管理和技术提升:
完善企业端年金系统的通用化、易用化改造,提升企业年金管理的全方位自助水平。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做好企业年金的管理和运营,提升年金业绩。
未来展望
到2023年底,企业年金的覆盖已经达到了14万个企业、3000多万的职工,积累的资金也达到了3.19万亿,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未来20年,企业年金制度有望在覆盖面和制度完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综上所述,企业年金未来的发展需要在政策支持、覆盖面扩大、服务质量提升和管理优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推进。你知道吗?最近有个大人物在谈企业年金的发展,他就是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精算师曹勇。这位大佬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的发布式上,可是放了大招,给我们揭示了企业年金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曹勇是怎么说的吧!
企业年金:从无到有的华丽蜕变

曹勇首先提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到2023年底,企业年金的覆盖已经达到了14万个企业、3000多万的职工,积累的资金也达到了3.19万亿。这简直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华丽蜕变!想想看,2004年之前,我们连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都没有,现在呢?已经有10家养老保险公司逐渐发展起来,这背后是多少人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啊!
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但曹勇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企业年金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挑战。比如说,参与意愿较低、方案订立的程序比较复杂、资金转移接续不够灵活等等。这些问题,就像路上的绊脚石,阻碍着企业年金的发展。但是,别急,曹勇告诉我们,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的!
平台功能的改善:一站式服务,让财务安全更清晰

曹勇提出了第一个建议:平台功能的改善。想象一个面向个人进行产品化集中展示和管理的平台,提供查询、变更和测算等一站式服务,是不是听起来就让人心动?而且,他还想探索一、二、三支柱打通,将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产品集中整合。这样一来,个人对终身财务安全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是不是感觉未来更有保障了呢?
领取环节的优化:资金流动,满足个性化需求
曹勇的第二个建议是领取环节的优化。他建议将二、三支柱打通,根据职工的需求,实现资金在企业年金账户与个人养老金账户之间的流动。这样一来,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养老金的领取方式,是不是感觉更加人性化了呢?
简化参与:让更多人享受到企业年金的好处
最后一个建议,曹勇希望简化参与的程序。他知道,很多人因为觉得程序复杂而望而却步。所以,他希望简化这个过程,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企业年金中来,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
曹勇的这些建议,无疑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前路漫漫,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企业年金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