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11个月玉米、大米进口减少四成,大豆、油菜籽增加,小麦11月进口创单月新低,进口量锐减,国内供应充足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前11个月的粮食进口情况如下:
1. 玉米:
2024年11月,中国玉米进口量为30万吨,同比减少91.8%。
前11个月,玉米进口总量减少近四成。
2. 大米:
2024年11月,中国大米进口量为17万吨,几个月来首次同比转为增长。
3. 大豆:
2024年11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715万吨,同比减少9%,为近1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前11个月,大豆累计进口量为9709万吨,同比增加9.4%。
4. 油菜籽:
2024年11月,中国油菜籽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进口自加拿大、俄罗斯和蒙古。
前10个月,油菜籽进口量同比显著增加。
5. 小麦:
2024年11月,中国小麦进口量仅为5万吨,同比减少约90%,创多年来单月进口新低。
前11个月,小麦进口量总计为1087万吨,同比减少约5%。
总体来看,我国前11个月的粮食进口情况显示玉米和大米进口减少,而大豆和油菜籽进口增加,小麦11月的进口量创下新低。你知道吗?最近我国粮食进口情况可是有了不小的变化呢!玉米、大米进口量减少了四成,大豆、油菜籽却增加了,而小麦的进口量更是创下了单月新低。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探个究竟吧!
玉米:进口量锐减,国内供应充足

2024年11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仅为30万吨,同比减少了91.8%。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哦!要知道,今年1-11月我国玉米进口量总共才1332万吨,同比减少了39.9%。看来,我国玉米市场已经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
大米:进口减少,品质提升

大米方面,情况也颇为有趣。2024年11月,我国稻谷及大米进口量为17万吨,同比增长约35%。但你知道吗?1-11月累计进口量竟然减少了约47%,达到了125万吨。这背后,是我国大米品质的不断提升。
大豆:进口量增加,需求旺盛

大豆的情况则与玉米、大米截然不同。2024年11月,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了715.4万吨,同比下降了0.1%。但1-11月累计进口量却达到了9709万吨,同比增长了9.4%。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对大豆的需求依然旺盛。
油菜籽:进口量增长,国内市场活跃
油菜籽方面,2024年11月我国进口量达到了70.79万吨,环比上月下降了16.03%,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6.99%。1-11月累计进口量更是达到了578.22万吨,同比增长了21.67%。看来,我国油菜籽市场正变得越来越活跃。
小麦:进口量创单月新低,国内供应稳定
我们来看看小麦。2024年11月,我国小麦进口量仅为5万吨,同比减少了约90%,创下了多年来单月进口新低。1-11月小麦进口量总计为1087万吨,同比减少了约5%。看来,我国小麦市场供应稳定,进口量逐渐减少。
吉粮精“赣”线已开通,新米醇香直达展会
说到粮食,怎能不提吉粮呢?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粮油展上,吉粮精“赣”线正式开通,新米醇香直达展会现场。这次展会以“新质筑粮安 智链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重点粮油企业、粮机装备企业和粮食行业的代表参加。
在展会上,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携全省16家粮食企业、百余款优质商品粮组团亮相。这些优质大米品种包括有机稻花香、秋田小町、吉京81、梅河大米等,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米产品还进行了分级分类,确保了每一款产品的品质。
新季中晚稻全面上市,专家:国际大米价格下跌影响有限
新季中晚稻已全面上市,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价格方面,优质稻谷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品种。当前,优质稻谷价格较普通品种高300—600元/吨。
至于国际大米价格下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程敏认为,从当前的情况看,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对国内稻米市场影响有限。一方面,越南等部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大米进口完税成本依然高于国内同品质大米价格,企业缺乏增加采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国对国际大米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近5年进口大米量占我国稻谷消费量的比重均值不到3%。
我国粮食市场正逐渐实现自给自足,进口量逐渐减少。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品质,确保粮食安全。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也将享受到更加丰富、优质的粮食产品。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