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规模,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规模,筹集额达到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具体来看:
1. 经费筹集情况: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额为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了12.60%。
2. 政府拨款:在经费来源中,各级政府部门的拨款占据了主要部分,达到167.11亿元,比2022年增长8.3%,占当年全国经费筹集额的77.7%。
3. 人均科普专项经费: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为5.76元,比2022年增加了0.46元。
4. 科普人员队伍建设:2023年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在“小核心 大协作”模式下多点推进,形成了以专职人员为核心、兼职人员为补充、志愿者为后备的人才蓄水池。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计215.63万人,比2022年增长了7.99%。其中,科普专职人员29.32万人,科普兼职人员186.31万人,专职科普创作与研发人员2.22万人,比2022年增长了9.26%。
这些数据表明,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在经费投入和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你知道吗?最近科技部发布了一个让人兴奋的消息——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了200亿元大关!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哦,相当于咱们每个人都能分到5.76元呢!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一下这个喜人的变化吧!
一、经费投入:突破200亿,科普事业迎来春天

想象200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代表着国家对于科普事业的重视和支持。2023年,全国科普经费投入达到了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了12.60%。其中,公共财政支持的科普经费投入格局稳健持续,各级政府部门拨款167.11亿元,占到了总筹集额的77.7%。这样的投入力度,无疑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人均经费:每人5.76元,科普福利触手可及

你知道吗?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了5.76元,比去年增加了0.46元。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普带来的福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科普知识都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三、活动支出: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参与热情高涨
2023年,科普活动支出达到了81.87亿元,占到了科普经费使用额的39.42%。从科普讲座到专题展览,从竞赛到科技活动周,各类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据统计,全国组织线上线下科普讲座130.54万次,吸引19.26亿人次参加;举办线上线下科普专题展览10.75万次,共有5.14亿人次参观;举办线上线下科普竞赛4.13万次,参加人次达5.66亿。这样的数据,无疑证明了科普活动的魅力和影响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馆和博物馆数量增加,科普阵地不断壮大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近年来的一大亮点。2023年,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共计1779个,比2022年增加了96个。其中,科技馆703个,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076个。这些科普场馆成为了公众了解科学、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网络化科普:新媒体助力科普,传播效果显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化科普成为了科普传媒矩阵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阵地。2023年,全国科普类网站建设2045个;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建设9561个,关注数10.45亿个;科普类微博建设1513个,粉丝数2.86亿个。这些新媒体平台,让科普知识传播得更快、更广、更深入。
来说,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规模,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从经费投入、人均经费、活动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到网络化科普,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科普之光照亮每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