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汉学家】罗马尼亚媒体人蔡小玉:很多年轻人希望到中国留学,奖学金的桥梁,文化的交融

admin3个月前花边新闻24

罗马尼亚媒体人蔡小玉(Iustina Nora Zainea)是一位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和丰富了解的汉学家。她在20世纪90年代曾获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这段经历不仅为她的学业提供了坚实支持,更为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她目前就职于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汉语编辑部,并致力于推动中罗两国的文化交流。

蔡小玉表示,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在上海留学期间,她遇到了两位犹如父母般的老师,这段经历对她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她以“铁杵磨成针”般的恒念,将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当成毕生事业。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蔡小玉提到,许多罗马尼亚年轻人希望到中国留学,她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跨越国度的文化交流使者:蔡小玉与中罗友谊的故事

想象一个罗马尼亚女孩,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就是蔡小玉,一位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媒体人。她与中国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充满了惊喜和感动。

奖学金的桥梁,文化的交融

蔡小玉的故事始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她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中国留学。这段经历,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提升,更是心灵的洗礼。

“中国,对我来说,就像是第二故乡。”蔡小玉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她曾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那里的生活让她深刻体验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心灵的沟通

在上海的留学生活中,蔡小玉结识了一位日本同学。他们用中文交流,这段经历让蔡小玉对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语言的障碍,就会觉得他们跟我不同,而实际上是一样的。”蔡小玉说,“不论中国人还是罗马尼亚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一部分。”

文化的传播,友谊的桥梁

蔡小玉深知,文化交流是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重要途径。因此,她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融入到推动两国友好交往的事业中。

“为了让罗马尼亚人了解中国文化,我曾翻译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诗歌,以及一些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刊登在罗马尼亚的报纸上。”蔡小玉说。

徐志摩的诗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蔡小玉特别提到了徐志摩的诗歌。她认为,徐志摩的诗歌非常浪漫,颇有欧洲文学的风格,与罗马尼亚一位知名诗人的诗歌比较接近。

“徐志摩年轻时曾在英国留学,这让我觉得自己和他有相似的经历,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摆渡者。”蔡小玉说。

推动文化交流,毕生的事业

蔡小玉将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当成毕生的事业。她相信,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才能让两国人民更加了解彼此,增进友谊。

“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在上海曾遇到两位犹如父母般的老师。”蔡小玉说,“自己以铁杵磨成针般的恒念,将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当成毕生事业。”

蔡小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交流的力量。她用自己的行动,搭建起了一座连接中罗友谊的桥梁。正如她所说:“不论中国人还是罗马尼亚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一部分。”让我们期待,在蔡小玉的推动下,中罗友谊之花将更加绚烂。

相关文章

规范“月嫂”“育儿嫂”服务 两项家政领域重点国标发布

规范“月嫂”“育儿嫂”服务 两项家政领域重点国标发布

近日,商务部指导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了《家政服务 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两项家政领域重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这两项新标准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湖北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新格局

湖北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新格局

湖北省在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具体情况:1. 数量和覆盖领域: 湖北省目前共有16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数量在全国位列第三,中部地区第一。这些产业集群涵盖了电子信息、航...

全球街采:你怎么度过2024年最后一天,街头巷尾,故事千千万

全球街采:你怎么度过2024年最后一天,街头巷尾,故事千千万

2024年即将结束,中新社记者走进世界各地的街头巷尾,倾听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声音。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这一年的难忘瞬间,分享心中的关键词,回顾那些震撼的国际新闻,也展望着如何迎接新的一年。通过这些多...

福建:全国首个雨雪冰冻灾害县域电网分区组网快速复电应急演练举行 电力“黑科技”惹眼,模拟冰冻严寒,电网挑战重重

福建:全国首个雨雪冰冻灾害县域电网分区组网快速复电应急演练举行 电力“黑科技”惹眼,模拟冰冻严寒,电网挑战重重

12月25日,全国首个雨雪冰冻灾害县域电网分区组网快速复电应急演练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举行。此次演练模拟了在强冷空气影响下,福建省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市局部地区气温骤降并持续降雪,导致建宁县域的多条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