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婴幼儿奶粉调整中加速分化,深度竞争下前路在哪?,市场调整,寒冬中的暖意
近年来,婴幼儿奶粉市场n 2024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约为1366.7亿元,市场向高端化趋势发展。
2. 供需情况:
需求端:新生儿数量下滑导致整体市场需求萎缩,但高端、有机、特殊配方奶粉的需求仍然旺盛。
供给端:品牌竞争加剧,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如伊利、飞鹤、君乐宝、蒙牛、惠氏、美赞臣等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竞争格局
1. 品牌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品牌市占率之和(CR5)为57.2%,包括飞鹤、伊利、君乐宝、雀巢和达能。
2. 国内外品牌竞争:
国产品牌如飞鹤、伊利等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入了解和高品质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国际品牌如惠氏、美赞臣等则依靠全球化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产品质量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3. 市场细分: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奶粉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细分趋势。各大品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定制化产品,例如羊奶粉等细分市场快速增长。
未来发展趋势
1. 高端化和个性化: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高端、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将持续增长。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定制化产品将越来越多,以满足不同宝宝的营养需求。
2. 技术创新与法规加强:
科技进步将推动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的创新,利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政府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将越来越严格,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3. 多元化发展:
面对新生儿数量下滑的挑战,乳企正在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如成人奶粉、健康食品等。
4. 市场调整与筑底:
行业调整进入筑底期,预计2025年和2026年将是行业调整的底部。
综上所述,婴幼儿奶粉市场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和分化,未来将更加注重高端化、个性化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也需要在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方面不断提升,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转眼间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啦!今年婴幼儿奶粉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调整中加速分化,竞争激烈得让人眼花缭乱。那么,在这场深度竞争中,前路又在何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市场调整,寒冬中的暖意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婴幼儿奶粉市场还在经历着一场寒冬。疫情的影响、出生率的下降,让整个行业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就在大家以为市场会继续下滑的时候,2024年的数据却给了我们一丝暖意。
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个月,婴配粉整体市场数据跌幅从双位数下滑收窄至下滑6.1%,到11月时,婴配粉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2.8%,跌幅进一步收窄。虽然市场还在下滑,但速度明显放缓,这无疑给行业带来了一丝希望。
分化加剧,头部效应凸显

在这看似平静的市场背后,却是暗流涌动。今年奶粉生意算总账还是亏了,山东奶粉经销商梁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也是他做奶粉7-8年来第一次出现亏损。市场管控不力、市场价格低迷,让不少经销商都感到了压力。
与此同时,头部效应愈发明显。自2020年起,国产品牌市占率开始反超外资品牌,今年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澳优乳业中报显示,上半年收入36.81亿元,同比增长4.8%,核心羊奶业务更是大增20.2%,毛利15.98亿元,同比增长8.4%。这充分说明了头部品牌在市场调整中的优势。
精准“投喂”,特医食品成新宠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精准“投喂”成为了关键。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趋向特殊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雀巢婴儿营养业务负责人谢国耀、婴儿营养首席医务官杨燕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们看好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认为该领域未来几年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他们也重视辅食品类,尤其是米粉。他们认为,米粉不只含铁,更应为宝宝提供科学的辅食第一口营养。
新国标来袭,行业迈入加速洗牌新阶段
2023年2月22日,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国标的实施,对相关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
新国标对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那些产品质量不过关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而对于那些能够满足新国标要求的企业来说,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展望未来,前路在何方
在这场深度竞争中,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前路究竟在何方呢?
首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其次,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精准“投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新国标的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婴幼儿奶粉行业在调整中加速分化,竞争激烈。但只要企业能够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相信在未来的市场中,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竞争的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