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多国留学生村里体验冬至民俗,饺子馅里的故事
在山东泰安,一场充满文化气息的冬至民俗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由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主办,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活动于12月18日在王林坡村举行,主题为“冬至团圆饺 感受中国味”。来自巴拿马共和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们,在村民的指导下,亲手包制了各种形状的饺子,如“太阳花”“花蝴蝶”等,体验了中国的传统手艺和节庆习俗。食堂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留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包饺子的技巧,还了解了饺子馅料的不同寓意,例如胡萝卜象征红红火火,鸡蛋和豆腐寓意金玉满堂,白菜馅则代表百财进门。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让留学生们沉浸式地体验了中国节俗文化,还增进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外学子们共同感受了冬至这一传统节日的温暖与团圆,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冬日暖阳下,山东泰安王林坡村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来自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多国留学生。他们踏着冬至的脚步,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村庄,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活动。
饺子馅里的故事

一大早,村民就忙碌起来,准备着寓意满满的水饺馅。胡萝卜馅象征着红红火火,鸡蛋豆腐馅则是金玉满堂,白菜馅代表着百财进门。十多种饺子馅,每一种都承载着美好的祝愿。留学生们在村民的指导下,迫不及待地开始包饺子。他们发挥想象力,包出了太阳花、花蝴蝶等各种形状的饺子,食堂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冬至的温情

围坐在餐桌旁,留学生们品尝着自己动手包的水饺,成就感满满。他们与当地村民一起话冬至,分享着彼此的故事,感受着这份来自远方的温情。这种跨越国界的交流,让冬至这个传统节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泰安的冬至习俗

在山东泰安,冬至有着独特的风俗民情。除了包饺子,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比如,在埠阳庄,游客可以和家庭主妇一起揉面、剁馅、擀面、包水饺;也可以坐在灶前,点起柴火,在鏊子上摊一张薄如蝉翼的泰安煎饼。这些活动,让留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泰安人民的热情好客。
乡村的变化
近年来,泰安市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王林坡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曾经的垃圾沟,如今变成了景色宜人的清泉湾。村庄整体规划了古泰安历史沿革文化区、泉水文化区、古驿道文化区、红色遗址文化区等地名文化片区,实现了由村庄到景点的美丽蝶变。
文化的交流
为了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泰安市举办了多项活动。比如,“感知山东”项目《中华泰山·国泰民安》外国人眼中的泰安主题活动,以及“外国友人感知泰安活动”等。这些活动,让留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国农村,体验了蔬菜种植、采摘乐趣,学习了观赏泰安面人制作、根雕雕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收获满满
这次冬至民俗活动,让留学生们收获满满。他们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饺子,还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高峰说:“我很开心能够来到这里,这里非常漂亮,中国的农村发展很快,我会把我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没来过这里的同学和我的家人。”
在这个冬日里,山东泰安王林坡村的多国留学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冬至。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而泰安市,也因这场活动,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