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这一年:藏在故事里的温暖烟火,守护家的温暖
2024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和具体案例,展现了其在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案例:
1. 长期护理保险项目:
80岁的李爷爷因下身瘫痪长期卧床不起,日常起居完全依赖女儿照料。2024年1月,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济宁分公司中标了济宁市职工和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项目,每周都有专门从事长期护理服务的医生或护士上门为李爷爷提供专业服务,使他得到了更好的照护,女儿也不再需要频繁请假处理他的日常事务。
2. 普惠金融:
浙江省杭州市的邵先生因肾积水伴结石性肾盂肾炎需要长期治疗,尽管医保覆盖了部分费用,但剩余的医疗费用仍是家庭的沉重负担。得益于“西湖益联保”这一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邵先生累计获得了145.53万元的赔付,有效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3. 乡村振兴:
在内蒙古察右后旗大六号镇,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通过引进糯玉米和旱地胡麻(亚麻籽)等高产量、好销路的作物,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同时,中国人寿还协助当地打造农产品品牌,积极对接市场化平台,培训农村电商中心销售服务团队,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市场n
4. 解决水资源问题:
在云南省,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参与投资“滇中引水”项目,通过从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区,缓解了当地的用水难题,为水资源紧缺地区实现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不同领域,通过保险产品和具体项目,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民生,体现了其“让子女放心、让老人安心”的初心和承诺。国寿这一年:藏在故事里的温暖烟火
你知道吗?在繁忙的都市角落,在宁静的乡村小道,甚至在你我身边的每一个平凡日子里,都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却用行动温暖着无数人的心。他们,就是中国人寿的员工们。2024年,国寿的故事,就像一缕温暖的烟火,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
守护家的温暖

李爷爷,一个住在山东济宁海关路的80岁老人,因下身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他的女儿,是他的全部依靠,也是他的沉重负担。每当李爷爷身体有变,女儿就得请假照顾他,工作生活两难全。
今年1月,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济宁分公司中标了济宁市职工和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这个项目的出现,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李爷爷的生活。每周,都有专业的医生或护士上门为他提供护理服务,女儿再也不用为他的起居饮食担忧。
这个故事,只是国寿众多故事中的一个。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国寿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建设,大力发展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点亮生活的希望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的圣女士,因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手脚严重变形,长期卧床不起。社区网格员推荐她家人到中国人寿办理了长护险评估申请,从此,她开始享受到每隔一天的上门服务。
“他们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姐姐,头发隔天清洗,现在姐姐褥疮没有了,也不便秘了。”圣女士的家人感慨地说。
长护险,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失能家庭的生活。在国寿的助力下,这些家庭不再孤单,他们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助力梦想的翅膀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的拉毛杰,19岁那年确诊尿毒症,为了给他治病,家中卖掉了牛羊,花光了积蓄。术后,他需要长期吃抗排异药物,一年下来医药费需要10万元左右。
得知情况后,当地相关部门为他申请了大病保险,住院花费报销90%,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大病保险,就像一把伞,为患者遮风挡雨。在国寿的守护下,患者们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砥砺前行的脚步
上市20年,国寿寿险见证了中国保险业的腾飞。从1978年的复业,到1996年的分制,再到2002年的股改,国寿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2003年,国寿境外成功上市,创造了当年全球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IPO。上市后,国寿即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市值不断提升。
2007年1月9日,国寿寿险回归A股,成为首家三地同时上市的内地寿险公司。这次回归,再次轰动资本市场。
过去20年,国寿寿险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全局中,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携手共筑中国梦
75年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从最初的简单产品与服务,到如今涵盖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保险服务网络,国寿寿险公司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国寿寿险公司始终站在前列。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帮扶和消费帮扶。
国寿这一年,就像一缕温暖的烟火,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用爱心传递着温暖,用责任守护着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国寿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