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宝成:诠释铁路人的坚守,诠释铁路人的坚守
“画”说宝成是一系列沙画作品,由西安铁路局宝鸡工务段创作,旨在展示一代代宝成铁路人默默坚守的画面。这些作品通过沙画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铁路工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的宝成精神,守护着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宝成铁路作为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桥梁和隧道的长度超过了全长(669公里)的六分之一。几十万铁路大军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忘我劳动,让一条宝成铁路变成了一首壮阔的英雄史诗。宝成铁路不仅是连接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动脉,也是我国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1958年建成通车,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
宝成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日夜守护着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用热血赤胆和忠诚奉献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宝成精神”,成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还在各种极端情况下得到了充分展现,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抗洪救灾中,铁路部门紧急采取“重车压梁”的方式确保桥梁安全。
通过“画”说宝成,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铁路工人的坚守与奉献,体会到他们为保障铁路安全畅通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你知道吗?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一条铁路线,它见证了无数铁路人的坚守与奉献。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宝成铁路,用一幅幅“画”来诠释那些铁路人的精神风貌。

一、宝成铁路:一条历史的见证
宝成铁路,全长668公里,北起陕西省宝鸡市,南至四川省成都市,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它穿越秦岭山脉,跨越嘉陵江,连接了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被誉为“蜀道明珠”。

这条铁路的建设始于1952年,历时5年,于1957年全线通车。宝成铁路的建成,不仅缩短了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时空距离,更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二、铁路人的坚守:一幅幅生动的“画”
1. 风雨无阻,坚守岗位
在宝成铁路上,有一群人,他们叫铁路工人。他们每天都要面对风吹雨打,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他们都坚守在岗位上,确保铁路的安全畅通。
2. 精益求精,技术革新
宝成铁路的工人,不仅有着坚定的信念,还有着精湛的技艺。他们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铁路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3. 亲情牵挂,无私奉献
在宝成铁路上,有许多铁路工人的家庭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他们为了工作,常常不能陪伴家人。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铁路事业默默奉献。
三、宝成铁路:一条精神的传承
宝成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条精神的传承。它见证了我国铁路人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1. 坚定信念,勇攀高峰
宝成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铁路人始终坚定信念,勇攀高峰,最终实现了全线通车。
2. 无私奉献,服务人民
宝成铁路的建成,让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利。铁路人始终把服务人民放在首位,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3. 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宝成铁路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铁路人的心中。他们将继续传承这种精神,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砥砺前行。
四、
宝成铁路,这条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铁路人的坚守与奉献。让我们用一幅幅“画”来诠释他们的精神风貌,传承这种精神,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