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权力岂能成为私欲的筹码
大连市纪委监委近日通报了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1. 大连旅开供热有限公司经理张全旭私设“小金库”:
时间范围:2014年至2020年
具体行为:张全旭安排公司财务将出售煤渣收入等钱款作为“小金库”使用,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购买赠送礼品、支付违规吃喝费用等。
处分:2024年11月,张全旭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2. 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普兰店分局原局长宋守刚违规借用管理服务企业车辆、收受礼品礼金:
时间范围:2013年7月至2023年
具体行为:宋守刚违反公务交通工具管理规定,借用管理服务企业车辆供其个人无偿使用,并先后收受多名管理服务对象为维系关系所送的高档酒水、钱款等。
处分:2024年8月,宋守刚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3. 大连市某单位其他人员违纪问题:
具体行为:该单位存在其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具体细节未详细披露。
这些案例的通报旨在警示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连的警钟长鸣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且充满活力的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同一面镜子,时刻警醒着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求他们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现象。大连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近期,大连市通报了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权力岂能成为私欲的筹码

在通报的第一起案例中,某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公务接待中,违规收受了某房地产公司老板赠送的高档礼品和礼金。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涉嫌受贿犯罪。该领导本应秉持公仆本色,却将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不该成为贪腐的温床

第二起案例涉及某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该单位以各种名义向职工发放购物卡、奖金等,共计金额达数十万元。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属于典型的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该单位负责人本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却将福利作为敛财的手段,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利益,也败坏了单位的内部风气。
违规公款旅游,旅游岂能变成公款私用的借口

第三起案例中,某领导干部在未履行请假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前往外地旅游,并擅自公款报销相关费用。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涉嫌公车私用和违规公款消费。该领导本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却将旅游视为公款私用的机会,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深刻反思与整改,重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大连市通报的这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揭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这些案例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它们暴露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无论大小,都会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害,对社会公平正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现象。
其次,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我们必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震慑力,让那些企图违规违纪的人不敢轻易触碰红线。
我们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廉洁奉公、清正廉洁。
大连市的这一通报,不仅仅是对个别违规行为的惩处,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一次深刻教育和警示。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大连市的繁荣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