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今年前三季度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7900亿元,金融创新,知识产权成新宠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表现突出,今年前三季度累计超过7900亿元,显示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稳步增长和显著成效。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支持科创型企业发展、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创新,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障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银行保险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此外,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全年助企商标质押融资金额也达到343.6亿元,同比增长56.6%,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轻资产、缺担保”的融资困境。
这些数据表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实施的重要成果之一。你知道吗?最近有个大消息在金融圈里传得沸沸扬扬,那就是中国金融机构在今年前三季度,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竟然超过了7900亿元!这数字听起来是不是很震撼?让我来给你详细扒一扒这个背后的故事吧。
金融创新,知识产权成新宠

想象一个创意点子从诞生到实现,中间需要多少资金的支持?而专利和商标,就是这些创意的“身份证”,它们能帮助企业和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消息,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已经超过了7900亿元,同比增长了60%!这可真是金融界的一股清流,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知识产权的力量。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不再难

你知道吗,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融资难。而这次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的大爆发,无疑为中小企业带来了福音。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获贷率分别达到了46.5%和69.6%,连续三年保持稳步增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资金难题,实现快速发展。
政策支持,金融创新有保障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余剑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加强科技金融顶层制度设计,创新丰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推动发挥知识产权数据的融资增信功能,以及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保障体系等。
创新模式,服务更贴心
除了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比如,引导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园区运营管理部门合作,创新银行企业知识产权“银行保险企业知识产权”、园区集中授信模式等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提升融资服务效率。这样的创新,让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加贴心和便捷的服务。
未来展望,知识产权成新引擎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知识产权有了更深的认识?没错,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引擎。未来,相信在政策支持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这可是金融界的一件大事,让我们一起期待它为中小企业带来的更多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