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已达14种,疫苗大家庭,新成员加入
根据国家疾控局的信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已经达到14种。这些疫苗可以预防15种传染病,并且我国适龄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具体来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以下种类:
1. 乙肝疫苗
2. 卡介苗
3. 脊灰疫苗
4. 百白破疫苗
5. 麻疹疫苗
6. 白破疫苗
7. 甲肝疫苗
8. 流脑疫苗
9. 乙脑疫苗
10. 麻腮风疫苗
11. 其他新增的几种疫苗。
这些疫苗的引入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健康水平,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病率。你知道吗?最近国家疾控局传来一个大好消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已经达到了14种呢!这可真是让人开心的事情,想想看,有了这些疫苗,我们就能预防15种传染病,这得多安全啊!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神奇的疫苗吧!
疫苗大家庭,新成员加入

国家疾控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副司长李筱翠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已经达到了14种。这些疫苗就像一支强大的队伍,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它们可以预防的传染病有15种,从常见的乙肝、麻疹,到不那么常见的脊灰、百日咳,都能应对自如。
接种率持续高位,守护健康防线

你知道吗,我国适龄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绩!想想看,这么多孩子都接种了疫苗,发病率自然就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这就像给我们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疫苗种类丰富,满足不同需求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这么多,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些疫苗都是根据不同的传染病来设计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一样。比如,脊灰灭活疫苗就是专门预防脊灰病毒的,而百白破疫苗则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的。
优化接种服务,让疫苗接种更便捷
国家疾控局为了让疫苗接种更加便捷,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他们推动11省份启动了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和应用试点,把预防接种证纳入出生一件事办理,这样一来,家长们就可以轻松地查看孩子的疫苗接种情况了。
完善信息系统,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
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的数字化服务水平,国家疾控局还完善了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他们推动地方积极探索跨地区的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强化疾控系统内疫苗冷链全程电子追溯,让疫苗接种更加透明、安全。
规范化建设,提升预防接种能力
国家疾控局还印发了新版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全国共有20余万工作者参加,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并重的业务骨干。这样一来,我们的疫苗接种工作就更加规范、高效了。
疫苗选择,家长要心中有数
面对这么多疫苗,家长们可能会有些迷茫。其实,选择疫苗并没有那么复杂。首先,要优先选择免疫规划疫苗,也就是免费的疫苗。这些疫苗经过了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安全性和有效性很高。
其次,如果孩子对某一种免疫规划疫苗有接种禁忌,可以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中具有预防同一种疾病的功效,而又不含接种禁忌的疫苗来替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国际上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做补充。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越来越多,接种率持续高位,这都离不开国家疾控局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疫苗加入这个大家庭,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