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交通运输部:我国已建成自动化码头52座,效率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建成了52座全自动化码头。这些码头在应用规模、作业效率和技术水平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具体来说,这些自动化码头包括21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28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
交通运输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任务,支持港口发挥枢纽功能,推动港口开展绿色智慧升级,以不断提升港口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此外,我国港口发展近年来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港口的作业效率、服务水平和能力都是全球一流的。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标志着我国港口发展水平达到了新阶段。
总的来说,我国在港口智能化和自动化领域的成就显著,不仅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探索未来港口,我国自动化码头建设迈入新纪元
想象一个繁忙的港口,不再是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机械臂在忙碌地装卸货物,港口工人则坐在控制室里,通过屏幕指挥着整个作业过程。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画面,而是我国港口建设的现实写照。你知道吗?交通运输部宣布,我国已建成自动化码头52座,这标志着我国港口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自动化码头:效率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自动化码头,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码头作业的码头。这些码头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还能降低人力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介绍,我国自动化码头的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都居于世界前列。
52座自动化码头,背后的故事

你可能好奇,这52座自动化码头是如何建成的呢?其实,这背后是我国港口建设者们不懈努力的结果。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才使得自动化码头在我国得以广泛应用。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5000万标箱,这在全球港口历史上是首次。这个突破标志着我国港口发展水平达到了新阶段。上海港的成功,离不开自动化码头的助力。
港口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
近年来,我国港口建设投资一直保持高位运行。2024年1至11月,全国港口建设投资完成1223亿元,同比增长6.9%。这为我国港口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港口枢纽功能进一步强化
我国港口的国际航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同时加快推动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快速发展。2024年1至11月,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06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约15%。
港口绿色智慧转型加速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国港口也在积极推动绿色智慧转型。目前,11个国际枢纽海港港内集卡新能源清洁能源使用率占比超过60%,沿海主要港口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绿色疏运比例超过85%。
未来展望:建设世界一流码头
交通运输部将继续聚焦建设世界一流码头这一任务,支持港口发挥枢纽功能,支持港口开展绿色智慧升级,不断提升港口高质量发展水平。
智慧港口:开启未来物流新篇章
智慧港口,是未来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绣春表示,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交通物流数智化发展,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完善全自动化码头、低空物流、网络货运等标准规范,有序推动无人车、无人机示范应用。
我国自动化码头建设的成就,是我国港口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提高了港口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推动了港口的绿色智慧转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港口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