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日开展106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流动性“加油站”,央行出手稳市场
根据央行网站消息,2024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开展了1063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此次操作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央行出手,1063亿逆回购操作,市场流动性稳如泰山
你知道吗?就在今天,央行又来了一场“大动作”!没错,就是那1063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流动性稳如泰山。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吧!
流动性“加油站”,央行出手稳市场

话说回来,这1063亿元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这可是央行为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而特意开展的逆回购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央行通过购买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券,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这样一来,金融机构就能有更多的资金去放贷,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这次操作的操作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看来,央行对当前的市场流动性还是信心满满。不过,别急,这背后还有更深的含义。
资金利率上行,央行操作意在遏制风险

你知道吗?就在央行出手之前,资金利率可是悄悄地上行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上行4.4个基点报1.365%,7天Shibor上行2.7个基点报1.516%。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升至1.5564%,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上升至1.992%。
这可把央行急坏了,他们可不想看到市场流动性紧张。于是,央行果断出手,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以遏制资金利率上升势头,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削峰填谷,央行操作模式延续

其实,这并不是央行第一次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了。就在12月16日,央行就开展了7531亿元逆回购操作,随后在12月17日至20日分别开展了3554亿元、3876亿元、806亿元、1016亿元逆回购,一周投放量累计达16783亿元。
看来,央行已经形成了“削峰填谷”的流动性操作模式。一方面,避免大水漫灌和资金空转风险;另一方面,继续淡化MLF对于流动性市场的影响。
展望未来,降准预期升温
随着春节临近,再加上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供给计划逐步落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央行有望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降准。这样一来,流动性宽松值得期待。
其实,今年以来,央行工具箱得到了进一步扩充,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增加了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适度平滑四季度集中到期的MLF,减轻滚续操作压力。
风险提示,投资需谨慎
当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虽然央行出手稳定了市场流动性,但投资者在投资时仍需保持理性,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风险控制。
央行今日开展106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央行的这一举措,无疑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市场的精彩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