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圆桶养鱼”新模式 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独创代养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观后感
山西柳林县近年来通过“圆桶养鱼”这一创新模式,为当地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这一模式主要依托于薛村镇小成村的乾盛水产养殖基地,采用高密度、高围池内循环流水的养鱼技术,利用镀锌板帆布桶进行养殖。这种圆形“大桶”俗称高位池,具有不生锈、抗腐蚀的特点,非常适合水产养殖。
这种“圆桶养鱼”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采用了循环用水的生态养殖方式,配备了独立的增氧、排污和灌溉系统,实现了高密度养殖和环保养殖的双重目标。通过这一创新模式,柳林县成功打造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柳林县的“圆桶养鱼”项目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还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将基地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养殖示范园,吸引了更多村民参与特色养殖,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圆桶里的“金鱼”,乡村振兴的“活水”
你知道吗?在山西省柳林县,一项名为“圆桶养鱼”的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它不仅拓宽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还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生机的乡村,探寻“圆桶养鱼”背后的故事。
一、圆桶里的“金鱼”:创新养殖模式的诞生

走进柳林县薛村镇小成村,你会看到一排排镀锌板帆布桶整齐排列,宛如一个个巨型鱼缸。这就是“圆桶养鱼”的现场,一种全新的养殖模式正在这里上演。
这种圆形高位池养鱼技术,以其高密度、高围池内循环流水的特点,引领了养殖业的生态化、智能化转型。乾盛水产工厂化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任静介绍,这种陆基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截然不同,它集成了制氧、排污、水循环净化、智能控制等现代化设施,通过APP即可实现远程操控,实时监测水质、水温、溶氧量等数据,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鱼类的健康成长。
二、圆桶里的“金鱼”: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自2023年4月成立以来,乾盛水产经过一年多的试养殖,已成功培育出5万多斤鲈鱼,并陆续出塘上市。这些鲈鱼以其鲜美的肉质和优良的品质,赢得消费者广泛好评。按照当前市场价计算,今年首次出塘的鲈鱼预计可为公司带来90万元的收入,年产鲈鱼更是有望达到20余万斤,年产值可达360余万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养殖模式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降低了养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圆桶里的“金鱼”: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圆桶养鱼”模式的成功,不仅为乾盛水产养殖基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基地工人刘志海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表示,这份工作既轻松又灵活,还能为家庭带来额外的收入,让他感到十分满意。
柳林县圆桶养鱼”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接下来,乾盛水产养殖基地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将基地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养殖示范园,吸引周边更多村民参与特色养殖,共同走上致富路。
四、圆桶里的“金鱼”:乡村振兴的“活水”

“圆桶养鱼”只是山西柳林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柳林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发展特色养殖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打造乡村旅游等举措,让乡村振兴的“活水”源源不断。
在柳林县,还有许多像“圆桶养鱼”这样的创新模式,它们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五、圆桶里的“金鱼”:未来可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柳林县将继续以“圆桶养鱼”等创新模式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乡村振兴的“活水”不断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