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永培育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
近年来,湖南省江永县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江永县在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果:
1. 实施“头雁工程”:
江永县创新实施了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旨在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提升其履职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2. 人才“回引计划”:
制定并实施了人才“回引计划”,从返乡青年、致富能手、合作社带头人等群体中引荐47人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江永县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深化“三会一课”等党内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4. 多形式培训提升能力:
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观摩、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使其更好地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5. 严格管理和考核:
建立了完善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季度量化评估机制和年度考核办法,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干部及时调整撤换,确保头雁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6. 典型案例示范作用:
江永县桃川镇邑口村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塑形与铸魂协同推进,争当全省乡村振兴的典范,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通过这些措施,江永县不仅提升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你知道吗?在湖南江永,有一群人,他们可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呢!他们从城市回到家乡,带领村民们一起奋斗,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看看他们是如何培育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吧!
一、回乡创业,引领乡村振兴
陈建龙,一个从城市回到湖南江永县桃川镇新宅村的年轻人。两年前,他响应乡镇党委的号召,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们成立了湖南省新宅村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拆除空心房,打造爱心邻菜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陈建龙的故事只是江永县众多“领头雁”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永县加快培育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创新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制定人才回引计划”,从返乡青年、致富能手、合作社带头人等群体中引荐47人回村任党支部书记。

二、村村联合,抱团发展
在江永县,这些“领头雁”们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模式。他们以项目资金和基础设施入股优势企业,村民以劳动力、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村集体和村民收益按工资和入股比例分红,大大增强了县域企业带动村集体组织发展的致富能力。

目前,江永全县4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创办、领办了企业或专业合作社,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这种抱团发展的模式,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让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定。
三、人才引流,助力乡村振兴
面对年轻人才流失严重、外出务工人员多等现状,江永县梳理出本地近10年来致富强人、经商创业人员的台账信息,先后多次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人才引流面对面”座谈活动,大力号召本乡在外人才回乡办企业。
在江永千家峒瑶族乡,20多家村内企业办在村民家门口,老百姓一边发展农业生产,一边空闲时到工厂务工,实现了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的新愿景。
四、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江永县,香芋产业可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2021年,致富带头人李子连、何容和福建投资商共同在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兴建标准化加工厂房,从传统香芋粗加工衍生到冷冻制成芋头条、芋头片、芋泥、芋圆等多种半成品,年加工香芋达1.2万吨以上,产品热销海内外。
江永县大力推进香芋全产业链发展,将香芋发展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在扩大香芋种植面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持续在香芋深加工方面发力,提升香芋附加值。
五、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在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珍凤带领团队从上百个品种中挑选十余个试种,从口感、产量、抗性等指标进行评分,以保证能挑选出最优质的品种进行种植。他们还在江华、江永、宁远等地建起大规模的优质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辐射带动了7000多户农户参与绿色水稻产业。
湖南省科技厅把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列为2024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通过高效的油茶育种技术,湖南省在国际上率先解读了油茶二倍体、四倍体全基因组遗传密码信息,使油茶育种不再是盲人摸象”。
湖南江永县通过培育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流等多方面措施,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永县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