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结核病预防,要织密“5张网”,结核病预防,要织密“5张网”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预防结核病,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措施和建议:
1. 接种BCG疫苗:
BCG(卡介苗)疫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儿童。接种BCG疫苗可以显著降低结核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2.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换衣物,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手肘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3. 合理饮食和锻炼: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强免疫力。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4. 避免去人多的场所: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在流感季节。如果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减少感染机会。
5.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
6.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方法。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病意识。
7. 遵循政府防治规划: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防治结核病的规划和策略,包括优化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提升防治服务质量。公众应积极配合,遵循相关政策和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保护个人和公共卫生安全。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你知道吗?结核病,这个看似古老而又顽固的疾病,其实一直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就像一个狡猾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人群中,等待着机会。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个“隐形杀手”呢?专家们提出了一个“织密‘5张网’”的策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了解结核病,从认识它开始

结核病,又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结核病患者总数的85%。这种细菌生命力顽强,能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存活长达6-8个月。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二、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将含有细菌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如果你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有可能被感染。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还可以通过食物污染、飞沫或血液传播到其他脏器。
三、结核病的症状

结核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咯血等。如果你出现这些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一定要及时就医。
四、织密“5张网”,预防结核病
为了有效预防结核病,专家们提出了“织密‘5张网’”的策略,具体如下:
1. 加强监测网:建立健全结核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强化主动筛查网: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既往结核病患者、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
3. 规范治疗管理网:对确诊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规范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4. 加强预防措施网: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5. 强化政策帮扶网: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支持,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五、预防性治疗,降低发病风险
除了上述措施,预防性治疗也是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的重要手段。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可以通过预防性治疗来降低发病风险。目前,我国已有20%左右的成年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处于结核病潜伏感染状态。如果能在他们之中及早识别高风险人群,并进行预防性干预,不仅可以减少高风险人群发病风险,还能有效降低疾病社区面的传播。
六、多部门协同,加速推进结核病防治
为了更好地应对结核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协同,加速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例如,国家疾控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就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旨在降低我国结核病发病率。
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共进,织密“5张网”,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