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发展集团亮出十年发展成绩单
首都科技发展集团(首发展集团)自2014年成立以来,通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下是其主要成绩:
1. 科技创新与赋能:
首发展集团运用数字化、科技金融和公共平台等手段,为企业赋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
累计孵化投资金额近20亿元,支持了超过300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 科技园区建设:
在海淀、朝阳等区打造了近15万平方米的专业科技园区,并建立了2家标杆孵化器。
3. 行业影响力:
首发展集团已成长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表示,当前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4. 未来规划:
集团确定了未来三大重点工作,包括锚定“医工融合”产业领域,启动“医工创谷”专业孵化器,推动数字医疗产业发展。
在医药健康领域,聚焦多组学与精准医疗、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细胞与基因治疗、AI医疗等前沿技术和产业变革。
5. 创新与协同:
首发展集团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平台数字化、生态化发展。
通过前孵化投资模式,结合首都功能定位和科技资源优势,探索“前孵化”创新服务模式。
6. 荣誉与认可:
2022年,首发展集团控股子公司首发展创投在“母基金研究中心2022年中榜单”中荣登“2022最佳新锐基金TOP30”。
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在科技创新、科技园区建设、行业影响力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十年砥砺奋进,创新成果斐然
想象十年前,你站在中关村的一角,看着那些充满梦想的创业者们,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如今,站在同样的地方,你会发现,那些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首都科技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用十年的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一、研发投入:从量变到质变

十年前,集团的研发投入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数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集团的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强度也从1.91%提升到了2.44%,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二、人才队伍: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十年间,集团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1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42.6人年预计提高到75.3人年。这些数据,无疑证明了集团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成功。
三、科技产出: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

十年间,集团的科技产出量质齐升。2021年高被引论文数为42920篇,排名世界第2位,是2012年的5.4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的3.2件,提升至2021年的19.1件。这些成果,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四、北京: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作为首都,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集团作为北京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据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三分之一;十大高精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北京科技创新的成果。
五、华夏银行: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金融支持不可或缺。华夏银行作为北京市属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践行国企责任担当,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华夏银行已经构建了全链条金融服务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年磨一剑,砥砺前行不停歇
回首过去十年,集团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未来,集团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集团将再次刷新我们的认知,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