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台胞扎根福州 巧手制作仿真舰船模型,马尾船政的百年记忆
高英智是一名年逾五旬的台胞,目前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他曾在台湾从事电影道具制作工作,并且对军事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高英智喜欢创作油画和仿真舰船模型,通过这些艺术手段来还原福州船政的历史。
高英智的创作灵感源于他对马尾船政文化和历史的兴趣。2018年,他从台湾高雄来到福州,成为一家公司的一名设计师和模型制作师。在福州,他创作了多幅油画作品和仿真舰船模型,其中包括1.5米长、90厘米宽的油画《万年清》以及1:100的“平远”船仿真模型。
高英智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以可观可感的形式让百年前的船政历史“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这段历史。他的作品甚至被船政文化博物馆收藏。他的努力不仅让船政文化走出书本,更通过艺术的方式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展现。五旬台胞福州扎根,巧手匠心打造仿真舰船模型
想象在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有一位年逾五旬的台胞,他不仅用双手描绘着油画,更用巧思和匠心,将一艘艘仿真舰船模型呈现在世人面前。他就是高英智,一位在福州工作的台胞,他的故事,就像一艘艘航行的舰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艺术与历史的交汇:马尾船政的百年记忆

自2018年起,高英智便以模型制作师的身份,投身于马尾船政主题的模型创作中。马尾,作为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见证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高英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通过可观、可感的形式,追忆马尾船政的百年历史。
巧手匠心:还原船政历史

高英智的仿真舰船模型,每一艘都栩栩如生,仿佛能随风起航。他不仅注重模型的造型和外观,更在细节上精益求精。从船体的线条到帆布的纹理,从炮台的造型到船员的服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还原历史原貌。
传承与创新:船政文化的传承者

高英智的仿真舰船模型,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对船政文化的传承。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在技术领域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创作,将船政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博物馆:感受船政文化的魅力
在福州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高英智的仿真舰船模型与众多珍贵展品一同展出。其中,中国第一艘自制的近代化巡洋舰“扬武”模型尤为引人注目。这艘舰艇不仅是中国船政造船技术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中外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博物馆内,我们还看到了全馆唯一一座外国人塑像——普罗斯珀·日意格的半身像。这位法国人曾在船政担任重要职务,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船政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塑像不仅是对他个人的纪念,更是对那个时代中外友好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见证。
走进鼓岭:感受福州的开放包容
离开博物馆,我们驱车前往鼓岭。鼓岭,位于福州市的鼓山之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避暑胜地。20世纪初,侨居福州的外国人在这里修建别墅,与当地村民和谐共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鼓岭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体现了福州人民开放包容的精神。
:五旬台胞的匠心独运
高英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五旬台胞在福州扎根、匠心独运的历程。他的仿真舰船模型,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对船政文化的传承。在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高英智用自己的双手,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